两种胶原膜暴露于口腔环境中降解作用的对照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将两种胶原膜实验性的暴露于动物口腔环境中,探讨其生物降解作用的差别,为两种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实验依据。   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8只,体重3.5~4.0kg,雌雄不拘。通过2种外科手术方法制备动物模型。方法1:使用3mm牙龈环切刀,沿上颚中线两侧对称制备圆形粘膜穿孔,潜行分离圆孔周围2mm粘膜组织,将直径5mm的圆形Bio-Gide(R)和海奥(R)胶原膜置入缺损区。方法2:制备边长5mm角形粘膜瓣,潜行分离粘膜瓣周围2mm粘膜组织,将直径5mm的两种胶原膜置入粘膜瓣下,重新复位粘膜瓣并使用可吸收缝线严密缝合。按上述方法在每只动物上颚制备6个缺损,共计48个缺损区,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两种胶原膜按暴露与非暴露分为4组,每组为12个实验样本。术后7天和28天各处死4只动物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图形分析检测膜材料降解吸收替代百分比。   结果:1)大体观察:术后7天,两种胶原膜的非暴露组创口已基本愈合,可见炎症反应;两种胶原膜的暴露组呈凹陷状愈合;术后28天,各组的缺损区已愈合,表面无炎症性反应。2)组织学观察:术后7天,两种胶原膜的不同组别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但非暴露组相对于暴露组炎症反应较轻,不同处理条件下均可见成纤维细胞浸润;术后28天,两种胶原膜的暴露组炎性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两种胶原膜的非暴露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3)Bio-Gide(R)胶原膜和海奥(R)口腔修复膜在暴露和非暴露两种处理方式下两者的降解吸收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种胶原膜在暴露条件下降解吸收的程度均高于于非暴露条件(P<0.05)。   结论:1)Bio-Gide(R)胶原膜和海奥(R)口腔修复膜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中均能起到良好的屏障作用。2)生物胶原膜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将会导致膜的降解吸收加速,增加膜下新生组织感染的风险。
其他文献
背景:牙胚的发生是胚胎时期口腔牙源性上皮与下方来源于颅神经嵴细胞的外胚间充质互相作用的结果,局部增生的口腔上皮发出信号作用于下方间充质,引起特异性生牙部位的间充质
实验一:翼外肌对坚固内固定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进程中TMJ形态功能的影响目的:构建SFMC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动物模型,评测翼外肌对SFMC坚固内固定术后愈合进程中TMJ形态功能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