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互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的大部分功能都通过界面来和用户交互实现,在某种程度上,软件就是用户界面。界面评价能发现在界面设计中的不足,避免做原则性的修改,因而日益受到重视。当前,对界面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多。界面评价模型的指标很多是从McCall模型、Boehn模型、ISO9126模型等软件质量模型的指标中提取出来的,但这些界面评价模型仍较多是针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价。普通用户较少关心一些软件质量的评价指标,他们关心的是软件好不好用、可不可用。而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还没有合适的评价模型,这样就难以从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对界面进行有效的评价。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从易于用户使用的角度对界面进行评价,以解决已有模型只针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价而忽略最终用户实际需求的问题。为此,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工作:(1)从用户的利益出发,通过用户调查找出评价模型的分析维度,获得户关心的评价指标,构建界面易用性模型。(2)在(1)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及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界面易用性进行评价:①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加速遗传算法确定各子类指标在父类的权重;②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及灰色关联理论结合模型定性对界面进行评价;③把评价结果反馈到界面中,促进界面的改进。(3)设计实验,把论文的评价方法应用到实际的界面评价中:①做用户调查找出评价模型的分析维度;②计算实现底层指标及逐步向上对界面进行评价验证评价方法的可行性;③对界面进行前测评价和后测评价,验证评价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实验,验证了界面评价方法是有效的,合理的。论文的理论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方面:(1)提出了构建基于用户容易使用的易用性评价模型;(2)提出了把模糊数学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结合起来用于界面评价;(3)提出了用加速遗传算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进化处理。论文的实践意义体现在:(1)从用户容易使用的角度出发,构建界面易用性评价模型。(2)结合模糊数学理论、灰色关联理论对界面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价。下一步待解决问题有:应用加速遗传算法只能在已有的评价指标中进行遗传进化或者消亡,但是这个过程不能产生新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