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CTCs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和新生儿感染GB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研究内容。第一章原发性肝癌患者CTCs检棚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初步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分型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判断及肿瘤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以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确诊的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外周血中CTCs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组织Ki-67抗原表达水平、血清AFP含量及血细胞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22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外周血CTCs检测结果与患者疾病进展状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TCs总数及间质型CTCs的比例与患者肿瘤组织Ki-67抗原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患者外周血CTCs总数与患者BCLC病理分期、血清AFP含量、及血细胞参数(NLR、PLR、RDW)等无明显相关;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癌根治切除术后1~2月,外周血CTCs总数及间质型CTCs比例都下降;治疗过程中外周血CTCs总数及间质型CTCs比例增加,提示患者有肿瘤复发的风险。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TCs表达水平可以反映患者肿瘤组织的增殖情况。患者治疗过程的CTCs动态监测,有利于监控治疗效果,尽早发现肿瘤复发,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改善预后。第二章新生儿感染GB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目的:通过研究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新生儿感染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GBS感染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文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分离自新生儿感染临床标本的6株GBS为研究对象。对各菌株的生长特性、抗吞噬特征、粘附特征进行实验研究,并对这些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BLAST分析。结果:通过测定生长曲线,发现各菌株生长速度有差异。仅有F780号菌株CAMP试验结果阴性。通过粘附试验发现各菌株的粘附率有差异,F780号较其它菌株更容易粘附于Hep-2细胞。通过吞噬试验发现F780号菌株对RAW264.7细胞的吞噬抵抗力最弱。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对人血与GBS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F780号菌株最容易被人血吞噬细胞吞噬。全基因组测序及BLAST分析结果显示F780号菌株的CAMP因子决定基因cfb缺失。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推测CAMP因子决定基因cfb的缺失可能导致菌株的抗吞噬能力减弱,本文为GBS抗吞噬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新生儿GBS感染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保证存储在云服务器中的数据不被窃取,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将数据以密文的形式上传到云服务器中,但是传统的公钥加密需要在加密时指定访问者,并不适用于云环境下多用户访问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投资者利益受侵占的现状,追溯其根源,提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措施,最后指出,要实现对我国投资者利益的有效保护,须从法律制度、公司治理机制、外部监管
<正> 一、原七三一部队概况平房区,位于哈尔滨市南部,距市中心25公里。平房地区开发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平房”原是一个屯子。1933年随着拉滨铁路的修筑,
采用重叠延伸拼接法 (SOE)连接抗CD3 抗体的重链可变区 (VH)和轻链可变区 (VK)基因 ,构建单链抗体基因 (ScFv)并将其克隆于含Tac启动子质粒中 ,用斑点杂交法筛选出重组子 ,转
The article makes comparisons between Lu Xun’s Wild Grass and Baudelaire’s Melancholy of Paris, reveals their similarities in form. subject matter and image
本文以从各大视频网站实录搜集的100例汉语医药广告语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了汉语医药广告语篇的分类和特点
鄱阳湖属大风区,风场作为仅次于流域"五河"倾泻和长江顶托作用的另一重要驱动力,或在某些时刻影响局部区域的水流结构,进而影响局部水体中泥沙、污染物、营养盐等物质的输移
本文聚焦于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之间存在明显断裂的现象,借鉴涂尔干提出的社会失范(anomie)概念,来理解在日益非人格化的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现代主义、享乐主义
泪膜脂质层主要由睑板腺分泌的睑脂形成。脂质层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在瞬目过程中对眼睑运动起到润滑的作用;(2)阻止水液蒸发的屏障作用;(3)阻止微生物和有机物(如花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