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资源的利用、自然环境改善、空间布局、社会环境,城乡之间的磨擦、矛盾以至冲撞,以及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引起来了广大学者的研究。
目前,银川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处于银川市城乡结合部的地区人口增长幅度较大,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环境资源短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因此,对银川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迫在眉睫。
本文以银川市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对象,以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的内涵及必要性为基础,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系统研究了银川市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并探讨了银川市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的整治模式。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银川市城乡结合部范围进行了界定。以银川市三区2010年1:10000的遥感影像图为依据,使用ENVI4.2软件识别图像,采用人工目视判读方法对城乡结合部进行提取,根据对银川市主城区遥感影像的解译以及实地考察,得出银川市主城区城乡结合部范围。北以贺兰山路以北,G0601银川绕城高速以南的镇北堡镇、丰登镇,南以金凤区良田镇,西以贺兰山以东,沿山公路沿线的镇北堡镇,东以109国道、丽景南街至掌政镇、通桥乡,京藏高速及银古高速公路穿插其中的区域为典型城乡结合部区域。然后根据断裂点模型对银川市东边的城乡结合部区域进行验证。
(2)对银川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银川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城市快速扩展,人口剧增带来的生活垃圾、城市中心区域淘汰搬迁至城乡结合部的工业、设施农业、家畜养殖业以及物流产业带来的水、大气、土壤、固废、噪音五个方面的污染。然后建立指标体系,根据专家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银川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进行了评价,认为生活垃圾与工业废水的排放对城乡结合部环境影响最大。
(3)通过对已有城市、乡村整治模式的分析,提出银川市城乡结合部环境自主治理,并提出针对水域养殖业限制网箱、围网面积,减少外源性饵料投入;土地整理产业化运作、规范农药化肥使用、回收废旧农膜,加快养殖业无害化工程;居民自主管理街区环境与发展绿色物流的整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