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是马克思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是对人类传统的社会公平观的革命性变革,建立在历史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是人类公平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是其社会历史哲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寻“公平正义”之路,追求稳定、协调、均衡、有序的社会状态。社会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发展才能进步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之而来的社会公平问题越发明显,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人民的幸福满意度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改变当前的生活状态。因此,公平正义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在我国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七大上,就曾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就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党的十八大上,也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就是实现公平正义,以及倡导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解决由于经济增长快以及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加强社会的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就必须以马克思公平正义理论为指导。因此,本文从马克思公平正义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核心思想入手,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先哲们的社会公平正义思想以及马克思公平正义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社会条件、主体条件以及其形成过程。并对马克思公平正义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梳理,认识公平正义在社会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接着,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进行了总结,大致归为发展机会不均等、收入差距扩大、表达意愿不公平、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就如何以马克思公平正义理论为指导,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价值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