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中边音鼻音的混淆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研究——以洋县马畅中学为例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h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迁移理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以来,一直与第二语言习得紧密相连。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应用语言迁移理论来弄清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我国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作为一门外语被广泛推广和学习。然而,在我国的许多方言里,边音鼻音的混淆对于英语语音的习得都产生了很大的负迁移影响。作者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边音鼻音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发现只有少数文献涉及边音鼻音的混淆对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而且这些研究大部分都只局限于理论方面,因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为了提供有效的语音教学建议,本文基于语言迁移理论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边音鼻音的混淆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的负迁移影响。  本文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中所采用的三个调查问卷和访谈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提供了依据。第一,英语中边音鼻音混淆的具体语音环境是什么?第二,母语中边音鼻音的混淆对英语语音的习得是否在听力感知和口语输出方面存在某种关联?结果显示:英语中边音鼻音混淆的具体语音环境为“N/L+V+N/L>N/L+Others>N/L clusters+V+N/L>N/L clusters+Others”并且本文证明了边音鼻音的混淆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存在听力感知和口语输出的正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对于学生和教师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边音鼻音的正确发音方式和他们之间的区别。教师们可以传授给学生边音鼻音正确的语音并且提供一些教学建议来避免此混淆产生的负迁移语音影响。
其他文献
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能最简单有效地区分同发音部位塞音的清浊对立。本研究以VOT为测量手段来研究普通话儿童塞音送气对立习得的过程。我们跟踪调查了一名生长
中国古典诗歌,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作为古典诗歌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其魅力也正在于以有限的用词表达无穷的整体意蕴。追溯中国古诗英译的历史,不难发现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