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地丹参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qiu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本草植物。丹参所含的多种水溶性酚酸和脂溶性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具有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和抗肿瘤等活性。随着研究的深入,丹参在疾病治疗上的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医药市场对丹参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对丹参药材的质量标准也随之提高。丹参分布广泛,随着栽培品种的不同、栽培地的环境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丹参药材的质量,特别是丹参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有很大差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比较不同产地来源的丹参在杨凌本地栽种两年后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RAPD方法分析其遗传上的差异,并试图阐释不同产地丹参有效成分含量与其遗传上可能的联系。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研究采用以质量百分比为70%的甲醇为溶剂一次同时提取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超声提取方法,并摸索建立了一套可一次同时测定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HPLC分离定量方法,简化了丹参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定量程序,而且保证了不同样品间横向比较的可靠和准确性。(2)本研究收集了山东莱芜、山西芮城、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和北京总共5个产地的紫花丹参各20来株,栽种于杨凌地区。经过两年相同统一的栽培管理之后,随机采集不同来源地样品4~7个,总共29个样品,采用HPLC方法测定丹参的各成分含量,并以此为材料进行RAPD分析、聚类。(3)不同产地来源的丹参在杨凌气候、环境、土壤、栽培管理等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栽种两年后,各有效成分含量在山东莱芜和安徽亳州丹参上中略高于在其他产地来源丹参中的含量,也存在个别含量异常高或低的植株,但在不同来源地的丹参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4)对所有样品进行各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相关分析表明,丹参脂溶性成分中,除了二氢丹参酮Ⅰ与丹参酮Ⅱ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外,各脂溶性成分间的相关性都非常显著;在丹参水溶性成分中,除了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之外,各水溶性成分间的相关性也都很显著。因此,可以通过仅测定某一脂溶性成分如丹参酮ⅡA的含量变化水平来反映总丹参酮的含量变化水平;通过测定丹酚酸B或丹参素钠含量的变化水平来反映总丹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变化水平。(5)丹参RAPD多态性条带分层聚类结果表明,大致可按丹参RAPD多态性条带的聚类将这些丹参按其产地来源进行归属。说明相同产地来源的丹参在遗传组成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而不同产地来源丹参在遗传组成上则差异较大。分别按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则不能将这29个丹参样本按其真正产地来源聚为五类。且各有效成分含量在不同产地来源的丹参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可初作推断,丹参栽培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栽培管理等条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丹参的遗传组成,但其主要药用成分含量却受条件限制,不能表现出不同产地来源丹参的优势。
其他文献
经间期作为排卵的重要阶段其功能活动倍受关注。经间排卵期体内阴阳的水平处在"重阴必阳"的转化时期,要促使排卵前达到高水平的"重阴",重点在于癸水阴阳的调和,这也是调节心
本文是《李渔年谱考叙》的第一部分,以传统年谱框架结构全篇,采用考叙结合的方式对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小说家、出版家、鉴赏家、社会活动家李渔早期的生活状况、思想历程、
围绕五脏病机中的肝肾同病,探讨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提出的肾虚肝旺病机的发病学基础和临床特征,并列举验案表明,肾虚肝旺病机新术语概括了肝肾同病的临床特征,对指导临床具有
水泥生产过程中,加入混合材,不仅可以大量利用工业废渣、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节约熟料、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成本,同时混合材的掺入也能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如降低水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制造技术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改进生产物流系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
近代以来,佛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佛教界、科学界、知识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近代科学的兴盛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作为现代科学发祥地的
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沿海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较早引进先进技术开始了工业化发展,而当时西部地区深处内陆主要还是从事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影
目前,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范围已经从地面扩展到水下、空中、甚至太空和行星表面等多种环境,并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在所有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中,机器人自身的准确定位是一项最
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提高粮食产量中,施用氮肥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供氮情况影响着小麦光合特性,产量结构,籽粒灌浆特征和进程,影响着小麦对氮
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粮食问题已成为当社会不容忽视的迫切问题之一化肥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毋庸置疑,但近几年来,随着化肥投入量的增加,产量并未随之而同步增长,而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