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相比传统的历史教学大纲,《课标》提倡要从不同的视角和形式出发,灵活设置历史课程,以便为学生学习历史创造更好的条件。根据《课标》精神,高中历史教科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过去的“一纲一本”转变为现在的“一标多本”。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分别编写了一套适用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历史实验教科书。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四种版本教科书在结构体系、课文内容、史实叙述、课文辅助系统等方面各具特色,找到它们的异同点,做到扬长避短,对有效开展中学历史教学有重要意义。鉴于工业革命对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具有极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选取了“工业革命”专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图表列举法对四种版本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了选题价值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历史教科书对比研究的现状,指出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对教科书的编排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课文系统编排和课文辅助系统编排两方面,前者包括组织框架和课文文字数量,后者分为课前辅助系统、课内辅助系统和课后辅助系统。第三部分主要从专题内容入手,从知识点选取、史实评述和结论两方面比较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异同点。第四部分总结了各版本教科书的优、缺点,为教师探寻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本专题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