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机不良驾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矫正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交司机作为影响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质量和服务满意度的双重介入主体,其个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综合形象和城市包容度水平。但在当代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中,附着在公交司机个体上的不良驾驶行为已经成为了影响公共交通运营安全和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最大制约因素,相继成为世界各国公共服务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立足于主流交通行为学、交通安全学以及交通社会学等视角,利用问卷设计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成都市市域范围内的150名公交司机进行调查访谈,研究当前公交司机不良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得出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通过这些结论,可以从社会、经济、心理和制度层面综合设计适应于公交司机驾驶习惯、职业因素和环境冲击的不良驾驶行为监控体系,以便矫正当前越发严重的行车风险和公众投诉危机。这些结论包括:1、广义上的公交司机的不良驾驶行为可归为四类:冒险性不良驾驶行为、习惯性不良驾驶行为、随意性不良驾驶行为、个体特征不良驾驶行为。2、个体因素中,男性公交司机和未婚公交司机更容易出现习惯性不良驾驶行为:年龄越小、公交驾龄越短的公交司机越容易出现不良驾驶行为;学历越低的公交司机越容易出现随意性不良驾驶行为;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公交司机较粘液质和多血质的公交司机更容易出现不良驾驶行为。3、行业因素中,月平均收入越少的公交司机更容易出现不良驾驶行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越短的公交司机越容易产生冒险性不良驾驶行为;工作压力越大的公交司机越容易出现冒险性和习惯性不良驾驶行为;休息时间越多的公交司机越不易出现不良驾驶行为。4、环境因素中,所在线路越拥堵的公交司机出现更多个体差异性和冒险性不良驾驶行为;对所在线路上其他交通参与者综合交通素质越高的公交司机,越不容易出现不良驾驶行为;对所在线路道路条件评价越低的公交司机越容易产生不良驾驶行为。5、不良驾驶行为形成的机理可以归结为:个体—整体放大机理、外部—内部循环机理、模仿—强化塑造机理的三元统一论。
其他文献
从心的两大生理功能出发,通过总结《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张仲景从五脏论治心的功能失常导致的相应心系病证。从心论治,可温补心阳、通阳宣痹、清心除烦
目前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上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它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便捷和新的机会。为了提高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接触到当今世界最前沿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文章基于事件研究法对SQ集团企业进行了整体上市短期绩效评价研究。在建立市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司整体上市事件发生后的超额收益率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整体
本文概括了微波加热的机理,阐述了微波与碳材料的耦合效应的作用原理,综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在催化反应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微波技术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
利用网络连接数据可以按照连接的基本特征、内容特征、网络流量特征和主机流量特征进行分组的特点,基于K-means算法,提出一种按照特征分组进行聚类的方法,以高效实现特征约简
财务管理软件在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以及决策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详细分析了财务管理软件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可
目的了解医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现状及其与自尊、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利用自我导向学习量表中文版、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和行为抑制/激活系统(behav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过度劳动问题日益趋于普遍化和常态化,女性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工作中同样面临着过度劳动问题。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家
《高等分离过程》是化工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对该课程中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供相关参考。将思维整体性与实践可行性统一,让学生结合实际的工程案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可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果通过不良渠道进入人类的食物链中,就会引发人体慢性或急性中毒。因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