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gar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对于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民来说土地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仍是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在承载着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能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社会财富。而农民的土地权利作为农民最主要的财富性权利,无疑将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农民增收方面扮演者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好农民的基本的土地权利,不能对农民的土地权利进行确权和并赋予农民流转的土地权利,就不能真正激活“三农问题”解决的要素,也不能达到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宏伟目标。我国的集体土地制度在一定时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制度下简单的集体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和以土地承包制为主要载体的土地利用制度自身的不足日益显现,已不能表达农民的土地诉求。本文对集体土地制度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介绍我国集体所有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其发展历程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改革开放时期。在人民公社化后期,农村集体所有权制度基本形成。本文通过对各个阶段的评析,认为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违背客观规律,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对农民个人土地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剥夺的产物。这种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出现是在公权的作用下形成的,制定者在制定该制度时由于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来看,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缺陷。物权法颁布以后,虽然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但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现阶段,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该部分又分为三个小部分,首先进行制度变革的外在必要性分析,分析我国土地的自然禀赋及人口方面的压力,以及国际上近期出现的粮食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紧接着,阐述制度变革的内在必要性。主要从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不完善,性质模糊,集体所有权主体虚无,家庭土地承包经营的现实困境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大政策背景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革的可行性,并对制度变革的有利条件作了诠释。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时代发展的迫切性需求。第三部分,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造的方案的评析。本部分先后评析了国有化方案,私有化方案,以及改良性方案,分析各自的不足以及合理之处。依据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考量变革的阻力和成本,最终认为改良性方案是比较可行的一条路径,当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完善方案。主要有,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上坚持“合有”的主张,并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的问题提出承认农民集体的特殊主体地位,认为现阶段承认村、组农民集体的特殊主体地位是现实的选择。对农民集体的组成成员,以及议事规则,运行机制进行了规定。并且完善了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认为农民集体之间,可以进行所有权的转移。在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上应建立中介性质的公司。在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上,认为建立农地交易所的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实现农民的土地权益,还能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基础性便利。
其他文献
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生态农业”就是将农业现代化纳入生
目前,带式输送机的生产技术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甚至在某些领域中,带式输送机已开始取代机车运输。我国的带式输送机的技术与国外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作者就我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有限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人地矛盾逐渐加大,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非常必要,各种生产要素也只有在自由流动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实际上,从20世纪9
我国现阶段正加强新农村建设,要使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就必须通过相应措施克服改革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要想让农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从
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资源中,人力资源则是一种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是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具有的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的总称,对
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构建新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有科
尽管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及术前同步放化疗能明显降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但仍存在远处转移的风险,这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内科治疗是全身治疗的重要方法,在直肠癌
所谓“悲剧性” ,是对悲剧本质的美学阐释。悲剧是人生灾难与厄运的演示 ,悲剧主人公的遭遇是悲惨的 ,使人怜悯与恐惧的 ;但悲剧的精魂却是主人公面临灾难与厄运时表现出的那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葡萄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葡萄酒生产从原料到品质都有了发展和提高,市场份额逐年增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项涉及到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