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型光伏电站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hong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洁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已受到全世界高度关注,太阳能发电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一项新能源技术,我国在西藏、新疆等日照充裕的开阔地区已建立或投产多个大型并网型光伏电站。但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光伏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日照条件较好且平整开阔的有利建站用地非常稀缺,依托丘陵、山地、甚至屋顶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容量在几兆瓦到几十兆瓦之间)成为更常见的选择。然而上述地形起伏不平、朝向各异、可安装的面积大小不同、相对零散,局部阴影、各光伏组件光照差异明显等问题凸显,这对逆变器的方案设计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局部阴影下MPPT的方法,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传统方案中,光伏电站通过汇流箱将光伏组件的直流电汇集至逆变器,逆变器再经过逆变升压并入电网,一般逆变器仅采用一路MPPT。传统方案MPPT一般都是采用单路控制,在实际使用中的使用方式以及使用效果上都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而且,采用单路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装置,单机效率的提升已经到了一个饱和临界值,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双路 MPPT协同控制,同时跟踪两路 PV源的方法,此控制方法可以扩展到多路 PV源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等领域,相当于把传统整体光伏组件MPPT分解成由多路MPPT,这样就能充分挖掘每一块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1)本文首先从太阳能电池的数学模型出发,根据太阳能电池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建立太阳能电池的 Matlab/Simulink模型,对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太阳辐射强度,温度对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  (2)其次分析比较几种常见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算法,并分析其优缺点,然后选取适合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跟踪方法,并搭建相应模型,为本文光伏系统的模型研究打下基础。  (3)再对光伏系统Boost电路和逆变器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并选取合适的参数,结合太阳能电池模型和 MPPT仿真模型,搭建双路 MPPT模式下的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  (4)最后分析仿真结果,验证双路MPPT模式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并应用实际工程中对其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在牵引供电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快速性都得到很大提高。 本文研究了牵引变电所微机自动化
振动主动控制技术是把控制理论与振动理论相结合,通过对结构施加控制力而达到抑止结构振动的目的,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智能控制技术,因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调节性而备受科研工作
中间业务是指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针对目前银行中间业务系统过程化的实现方式导致模块复用性低、开发周期长等局限性,设
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于桥梁、房屋、水坝、机场等设施中。随着预应力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关的课题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在预应力工程中,锚固性能和应力松弛特性是两个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所占社会商品能源总消耗量的比例也持续增加。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能耗最大的设施之一,一般中央空调能耗约占整个建筑
随着配电系统中各类非线性负荷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系统中电能质量日益恶化;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已经倍受关注。在配电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安装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既可提高供电系统的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又能抑制负载引起的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向电网侧扩散,可以保证敏感负载获得高质量的电能供应,同时也提高和改善了配电系统的电能
电能表计量数据是营销管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数据,是进行电费结算的依据。电能表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用户和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其及时性关系到资金能否及时收回。同时,它还是制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以强度高、线形明快、施工简便快捷、跨越能力强的优势在大跨度桥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常
从我们儿时的皮娃娃到现在的仿真人模型,因为不能思维活动,它们从始至终都仅仅是玩具.而人工智能的专家们,利用电脑进行程序的开发,赋予机器有了类人的特性.这些机器不仅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