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0年来中国—加纳的外交政策探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旨在探析中国与加纳自1960年建交之后的两国外交关系。两国的外交政策都得到了分析。而且对中国与加纳在建交伊始之际的关系进行历史性分析,并对跨越五十年的交往活动进行了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在1960年,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和加纳的Osagyefo Dr.Kwame Nkrumah,就共同的意识形态达成共识,并代表两国开启了友好的关系,自此,两国便相互支持,保持了富有成效的关系。为了寻求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于是签订了友好条约,从而促进两国政府和人民的真正的亲密的友好关系。五十年已经过去,自中国与加纳建交以来,两国已经从持久的历史性的双边外交关系中获得巨大利益。该论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政府报告、杂志以及其他可信的信息资源。本文还发现,中国对加纳的外交政策可以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1954年出版的相关文章里找到缩影,并且该文章的出版是先于加纳独立的。这就为研究中国与加纳两国的关系提供了政策框架。这篇文章清楚的表明了该组织的目标:加强友谊、深化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以及促进共同发展。从中国与加纳在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以及关系上可以看出,两国的合作将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贸易和其他部门上所共同取得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两国政府都引以为傲地作为两国友好关系的标志。互利理论很好的分析了两国经济的变革,并且清楚的阐明了两国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其他的建议是,希望构建一个中国与加纳的政策蓝图,并且加深两国的文化交流,以便能够保持长久的友好关系。
其他文献
物权是指由法律确认的主体对物的直接管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物权在罗马法上称为对世权。在立法上,物权一词始见于1794年《普鲁士
《行政诉讼法》第34条第二款规定的行政诉讼第三人补证制度,旨在研究被告不履行举证责任时第三人享有的补充证据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权利。该制度在一定程度满足了当前行
中国在非洲的参与是有目共睹、有据可查的。自从中国在非洲大陆注入新鲜的活力,学者们对此的观点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中国在非洲日益增加的存在对非洲大陆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有的
关于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现行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存在极大的不协调性。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都是针对自然人犯罪而设立的,是追究自然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尽
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法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及存在主义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