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001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誉为继模拟通信转变为数字通信后,无线通信系统领域又一次革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软件无线电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石。首先系统分析了近年来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设计中基于层次结构和基于总线结构的两种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层次可重置模型,使基于该模型设计的软件无线电系统具有很好的模块化、灵活性和开放性。该模型将软件无线电体系分为射频/中频、数据接口、交换、数据处理、管理控制/配置、应用、网络交互和数据处理服务八大层次,每一层均有明确的定义和功能划分。设计了一套符合该模型的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给出了该接收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设计方案。同步算法是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的关键算法,针对突发通信模式,详细讨论了位同步、载波同步和帧同步算法。对基于平方滤波定时误差估计的位同步算法,分析了其无偏估计的统计特性,并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原有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同步估计算法的抗噪声能力;载波同步算法采用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预测理论的联合估计算法,对载波同步算法的收敛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同步符号数超过二十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够较好的实现载波相位估计;针对帧同步算法,给出了帧同步码的设计标准,设计了一种满足实际系统要求的帧同步序列。针对软件无线电硬件系统特点,重点讨论了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硬件平台方案中模拟数字转换器、数字下变频器和系统重配置单元的设计思想。根据带通采样的原理,推导出实际系统要求的采样频率和中心频率;通过分析数字下变频以及抽值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给出了针对QPSK解调的数字下变频器的主要设置参数;依据系统可重配制策略,讨论了系统可重配置方法,并对可编程器件DSP、FPGA重配置进行了电路设计。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GSM 系统已经成为最成熟的移动通信系统,全球绝大多数移动运营商都采用了这种系统。随着 GPRS 的开通和大力发展,GSM 网络已经平滑过渡到 2.5G 移动通信系统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均以数字形式进行交换和管理。伴随着智能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遍推广,在校园信息管理中引入IC卡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IC卡
目的:探析单侧乳房癌患者PICC置管患者的院外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房癌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它们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边缘业务接入网关最基本的功能是解决用户端防火墙/地址转换设备穿越问题,并利用设备组网的屏蔽功能实现软交换核心网络的安全保护。此设备还在发展中,设备的功能也在不断更新和
目前,宽带无线通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OFDM和SC-FDE是宽带无线通信物理层两种有效传输技术。利用自适应技术,根据信道实际状态自适应比特装载和功率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