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比较教育研究仍然多以发达国家为对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问题的探讨较为缺乏。本文以非洲的博茨瓦纳为例,深入研究该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问题,以期获得对发展中国家特有问题的深入思考。本论文包括七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意义、概念、方法。同时,也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第一部分主要回顾博茨瓦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其历程可以分为殖民地时期、联合大学时期、政府直接管理时期和政府间接管理时期四个阶段,其历史发展始终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即在管理体制的构建上,是保留和借鉴西方模式还是创造纯粹的本土模式?在权力分配上,如何处理公共性和自由性的关系?第二部分描述博茨瓦纳高教管理体制的结构与层次。现有的体系可以分为国家、协会与高校三个层次。其中,高教协会发挥着核心作用,它是连接政府与高校的纽带。另一方面,政府依然通过各种形式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相对而言,高校的自治权还十分有限。第三部分总结博茨瓦纳高教管理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决策机制、拨款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各方面。决策机制以公共协商为主要形式,重视调整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拨款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引入了公私伙伴项目。质量保障机制拥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并且重视对私立高校的认证。第四部分描述博茨瓦纳高教管理体制的治理特征,主要体现为权力主体的多元化、制度环境的法制化和公共协商的机制化。第五部分展望博茨瓦纳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目标和管理体制改革。从政策上看,把高等教育放在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战略中进行规划,加强科研与创新能力,增强能力建设是今后发展的三个重点。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创立人力发展协会、建立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加强对私立高等教育的影响三个方面。第六部分为总结和思考,在回顾全文的基础上获得一些启示:平衡国家、市场与高校的关系是高教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完善的制度框架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条件,治理是推进高等教育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