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峰涧水库泄水建筑物水流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8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我国全面启动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这项举措不仅有利于防洪体系的建设,更能够促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选题即是对出险加固溢洪道工程设计方案的研究分析。本文利用商用CFD软件为模拟平台,以沂水县洄峰涧水库为研究对象,选取k-ε紊流模型和两相流VOF模型等数学模型对其溢洪道进行的数值模拟。模拟的方法采用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并将模拟所得到的结果与水力学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主要的内容有:(1)通过对洄峰涧水库溢洪道结构的水域进行模拟,得到了溢洪道的水面线、堰面压力及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相关数据,与经典水力学计算值相对比,二者结果接近,这说明在此次模拟中所采用的数学模型k-ε紊流模型与两相流VOF模型是适用的,能够得出较为理想的结果。计算区域分块,然后划分不同疏密程度的网格,既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又能够有效地节约计算时间。(2)溢洪道采用宽顶堰较为合理,前段接直立陡坎与前段接缓坡进行对比后,堰前段接缓坡对流态的影响较小,总的来说流态较好,泄流更为顺畅。堰面压力为正,无负压产生。(3)对比溢洪道二维和三维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二维的数学模型计算未受到横向断面的影响,仅仅受到纵向的溢流堰、缓坡等结构的影响,因此呈现的结构不够全面,与事实有些差距,但由于二维的模型简单,因此模型建立及计算较为简单快捷;三维模型更符合人们的认知,所得出的结果考虑到溢洪道左侧导流墙及右岸边坡的影响,因此更加与事实相符,但是三维模型建立复杂,网格划分数量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来完成。(4)通过对放水洞进行模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放水洞内的水流运动规律以及闸室的压力分布情况。放水洞水头损失数值计算结果与水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吻合较好,说明模拟放水洞采用的数学模型以及设置的边界条件是适合的,能够模拟出较为理想的结果。闸室中的压强分布符合静水压强分布规律,未有负压产生。
其他文献
很多土木工程材料在加载至接近破坏时,会出现应变局部化现象。应用经典连续介质理论或一般非局部塑性理论在解决应变局部化问题时,会得到与网格相关的结果,即应变局部化区域(
近年来,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其中大多数都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在为了满足建筑功能上下不一致的需求而设置的转换层中。转换节
目前各类高大空间建筑中,分层空调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有效地降低空调能耗。然而针对分层空调系统气流组织的研究,尚无非常成熟的实验结论及理论成果,以致该空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和地下市政工程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施工周边环境也越之复杂,这就要求对基坑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的变形进行控制。因此,如何准确预测地层的变形成为基坑工程
当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面积约占全球建筑面积的50%,同时每年新增面积超过25亿平方米。由此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占城市垃圾的40%左右,且回收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实现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量化计量是提高回收利用率的首要问题,也是开展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和前提。论文首先对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三者从定义和组成成分两个角度进行比较,确定三者之间的异同。其次,基于我国
学位
砂性地层是典型的力学不稳定地层,砂粒空隙大,粘结力小,地层反应灵敏,盾构在该地层中掘进极易破坏地层的原始稳定状态,土体扰动较大,产生较大地层损失。本文采取室内试验、数
本论文对微波辐照干化制备的MWNTs/TiO_2复合光催化剂及微波改性MWNTs后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未经微波辐照)光催化降解水中的1,2,3-三氯苯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的改性工艺条件对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各自催化活性最高的改性方法,并将其用于三氯苯的光催化降解。在微波辐照干化的条件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WNTs/TiO_2复合光催化剂。对该复合材料的表征表明:随着微波功率逐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砖砌体房屋在地震中破坏严重,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带圈梁构造柱的砖砌体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个缩尺比例为1/2的2层砖砌体结构模型进行拟静
锈蚀钢筋是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前破坏的首要因素,实际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锈蚀是从局部点蚀坑不断发展扩大的,这些点蚀坑的存在将造成钢筋在受力状态下蚀坑周围的应力集
随着人们对大跨度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以建筑造型丰富多样、结构构成机动灵活、能够实现宏大的内部空间、结构受力合理、整体稳定性好、结构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