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超声造影及增强CT对肾脏肿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⑴对肾脏肿瘤患者进行彩超、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探讨三种检查方法在肾脏肿瘤的诊断价值。⑵总结肾脏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  方法:  ①对30例彩超诊断为肾脏肿瘤或可疑肾脏肿瘤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 CT检查,对彩超、超声造影及增强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三种检查方法在肾脏肿瘤的诊断价值。②对30例肾脏肿瘤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图像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⑴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00%、80.00%、93.33%,彩超分别为72.00%、40.00%、66.67%,两种方法中诊断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is he r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49、0.524、0.021)。增强CT诊断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100.00%、60.00%、93.33%,超声造影及增强CT这两种方法诊断效果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 her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1.000、1.000、1.000),且两者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39)。彩超与增强CT比较,两种方法中诊断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 he r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49、0.524、0.021)。⑵部分呈不均匀低增强(5/14),其增强时间4例呈慢进快出,1例呈同进快出。9例肾盂癌在超声造影上增强强度多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增强时间呈慢进快出(6/9),肾脏良性肿瘤病例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多表现为不均匀等增强,增强时间为同进同出(3/5)。  结论:  ①彩超可作为良恶性肾脏肿瘤的初步诊断手段及良性病灶的随访复查,与彩超比较,超声造影及增强CT提高了诊断肾脏肿瘤的准确性。②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肾脏肿瘤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超声造影与增强CT两者在肾脏肿瘤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且两者对肾脏肿瘤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肾脏超声造影可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③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模式多样化,富血供肾细胞癌在超声造影上多表现为快进快出、不均匀高增强,而乏血供肾细胞癌多表现为慢进快出、不均匀低增强;肾盂癌在超声造影上多表现为慢进快出,不均匀低增强;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超声造影上多表现为同进同出、不均匀等增强。
其他文献
南山街10号,一座建于1925年的小楼,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大连共青团人的青春。多么幸运,在最美的时候遇到你,走进你。和一群富有理想、充满朝气、踏实肯干的伙伴们一起,紧跟党的步伐,携手团员青年,留下与青春有关的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回忆。  这里的青春是坚定信仰的出发  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灵魂。组织动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坚如磐石的信念和一脉相承的基因。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团大连市委
目的:  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视网膜震荡的形态学改变进行随访观察,并研究其与视力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回顾性研究。将16例随访超过3个月并行2次SD-O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