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指出今后要注重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发展对外贸易交流;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提出我国的沿海和内陆城市都要发展对外贸易。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在全国实施六年多,投资、外贸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绩效。湖北省民族地区应该积极找寻参与建设的契合点,加快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通过出口贸易驱动内需,扶持包括民族贫困地区在内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加速以资源和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扶贫减贫和对外合作,以实现对外合作互利共赢。2020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通过加快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战略目标。本研究以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为例,就湖北省民族地区如何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契机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回顾恩施州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为本文的整体论述提供现实支撑。接着分析了影响恩施州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利用PEST模型、钻石模型及SWOT分析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地区的政策、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层面的新变化,以及恩施州加快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中面临的诸多机遇与挑战进行规范分析。之后本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影响恩施州出口型导向型经济制约因素的实证检验上,这部分首先确定经济模型及各种指标,将出口贸易额作为因变量,以地区经济总量、外国投资、人口和汇率作为自变量,展开统计建模。再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tata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恩施州的就业率对出口额有显著影响,就业率能影响到出口创汇,也就意味着恩施州必须提高地区人口教育水平,减少劳动力成本。此外经济增长、外国投资以及汇率对恩施州对外合作也存在显著影响,即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综上所述,湖北省民族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口导向型发展路径依赖;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夯实合作基础;借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优势,推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植入,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与经济模式,助推湖北省民地区实现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