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OIR模型鼠视网膜组织中netrin-1受体的表达目的:研究已表明轴突生长因子-1(netrin-1)除诱导神经轴突生长外,还参与血管发育以及新生血管生成,我们的前期研究已经证明netrin-1shRNA可以抑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 OIR)模型鼠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netrin-1的受体在OIR小鼠视网膜上的表达,以期明确何种受体介导netrin-1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方法:将出生后7天(P7)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模型组24只,正常组21只。然后将出生后第7天(P7)模型组小鼠放入氧气含量为75%±2%的饲养箱中饲养,5天后(P12)返回到正常大气环境中饲养以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正常组则一直在空气中饲养。在出生后第17天(P17),分别取15只模型组小鼠和12只正常组小鼠,FITC-Dextran左心室灌注后行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和分布(每组各3只)。组织学切片HE染色计算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量(每组各3只)。isolectinB4(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观察正常组和模型组血管形态的变化(每组各3只)。采用RT-PCR技术检测视网膜中netrin-1的7种受体unc5a,unc5b,unc5c,unc5d,DCC, neogenin,A2b的mRNA的表达差异(模型组3只)。采用免疫荧光法和isolectinB4染色检测netrin-1受体在视网膜上的表达定位(每组各3只)。提取视网膜蛋白质,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12、P17、P21模型组和正常组鼠视网膜组织中netrin-1的受体蛋白表达差异(每组各个时间点各3只,共18只)。结果:FITC-Dextran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在出生后第17天(P17)时视网膜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视盘周围见大范围无灌注区。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可见大量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isolectinB4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多,且排列不规则。RT-PCR结果显示模型鼠视网膜组织中除unc5a外,netrin-1其余6种受体unc5b-d、DCC、A2b、neogenin的mRNA均在P17模型小鼠视网膜中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仅unc5b在模型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活跃期(P17、P21天)表达上调,其余的5种受体unc5c、unc5d、DCC、 A2b、neogenin在模型组和正常组中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unc5b-d、DCC、A2b、neogenin6种受体均在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内网层和外网层表达。双标染色结果显示,仅unc5b和neogenin同时表达在模型组视网膜新生血管上。结论:(1)受体unc5b在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表达上调,且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阳性,因此该受体可能参与了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2)受体neogenin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阳性,故该因子也可能参与了小鼠视网膜血管新生。第二章unc5b-FC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目的:观察unc5b-FC对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阐明unc5b对鼠视网膜的新生血管形成的调控作用。方法:将9只鼠龄为7天(P7)的C57BL/6J小鼠置于浓度为75%±2%高氧环境中,5天后(P12)返回正常氧环境中以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9只小鼠于出氧舱后当日(P12)一只眼玻璃体腔内注射1u1unc5b-FC (1ug/ul),对侧眼注射lu1PBS。5天后(P17),采用FITC-dextran左心室造影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的改变;组织学切片isolectinB4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观察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HE染色计算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量。结果: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unc5b-FC注射眼视网膜荧光素渗漏现象较PBS注射眼明显减少。isolectinB4血管内皮细胞染色结果显示,unc5b-FC注射眼血管内皮细胞,尤其是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较PBS注射眼明显减少。组织学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unc5b-FC注射眼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较PBS注射眼明显减少(P<0.05)。结论:unc5b-FC能有效地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unc5b可能参与了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