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是一种人-畜-鱼共患的革兰阴性致病菌。其分布和感染宿主范围广,引发的运动性气单胞菌败血症(MAS)对淡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已知Ⅵ型分泌系统(T6SS)在该菌的致病性和环境适应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鉴定嗜水气单胞菌NJ-35菌株中编码1套T6SS。本研究利用基因缺失技术、细菌竞争试验和蛋白pull down技术分析嗜水气单胞菌T6SS假定效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24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是一种人-畜-鱼共患的革兰阴性致病菌。其分布和感染宿主范围广,引发的运动性气单胞菌败血症(MAS)对淡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已知Ⅵ型分泌系统(T6SS)在该菌的致病性和环境适应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鉴定嗜水气单胞菌NJ-35菌株中编码1套T6SS。本研究利用基因缺失技术、细菌竞争试验和蛋白pull down技术分析嗜水气单胞菌T6SS假定效应蛋白基因生物学功能,鉴定效应分子,分析其功能和分泌机制,旨在进一步阐明T6SS的致病机制。1 嗜水气单胞菌T6SS假定效应蛋白基因tle1AH1和tle1AH2生物学功能分析为鉴定和研究嗜水气单胞菌NJ-35的T6SS新型效应蛋白及其功能,进一步阐明T6SS的作用机制,基于已知的保守结构域DUF4123,对NJ-35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潜在的T6SS效应蛋白基因预测,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基因缺失突变株和相应互补株。对野生株、缺失株和互补株分别进行细菌竞争试验,并测定细菌生长曲线、运动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其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等。成功预测到2个可能的效应蛋白基因tle1AH1(U87617550)和tle1AH2(U87617730),并构建tle1AH1和tle1AH2基因缺失株和相应互补株。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与野生株比较,两个缺失株对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生长的抑制能力显著降低,对同属内其他气单胞菌种类或嗜水气单胞菌种内其他菌株生长无抑制作用;对斑马鱼的LD50分别增加11和17倍;在生物被膜的测定上,tle1AH1缺失株形成能力增强,而tle1AH2缺失株的能力减弱;tle1AH1缺失株抗吞噬能力明显下降,而tle1AH2缺失株则无明显变化;互补株各项特性测定均达到野生株程度。研究表明,鉴定到嗜水气单胞菌两个假定T6SS效应蛋白基因,为进一步探讨T6SS在该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2 嗜水气单胞菌T6SS效应-免疫蛋白对Tle1-Tli1Tli2AH2的鉴定为验证嗜水气单胞菌假定效应蛋白Tle1AH1和Tle1AH2的功能及对应的同源免疫蛋白,进一步阐明T6SS毒力机制,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效应-免疫基因的缺失株和对应同源免疫基因互补株,通过细菌竞争试验验证免疫蛋白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tle1-tli1AH1缺失株中互补tli1AH1未观察到免疫保护作用;在tle1-tli1tli2AH2缺失株中互补单个的tli1AH2或者tli2AH2也不能起到免疫保护作用,但是同时互补tli1tli2AH2能在野生株杀伤过程中起到免疫保护作用。进一步通过蛋白分泌试验发现Tle1AH2是通过T6SS分泌,具有磷脂酶催化活性位点GxSxG,其核心催化位点是丝氨酸。鲫鱼体内定殖试验表明,野生株与tle1AH2缺失突变株共感染鲫鱼后,肝胰脏、脾脏和肾脏中的野生株细菌载量均显著高于缺失株,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上结果分析表明,Tle1-Tli1Tli2AH2是嗜水气单胞菌T6SS的效应-免疫蛋白对,在细菌体内定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 嗜水气单胞菌T6SS效应蛋白Tle1AH2的分泌方式研究为了验证嗜水气单胞菌的效应蛋白Tle1AH2的在分泌过程中是否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构建Tle1AH2、Hcp、VgrG蛋白的不同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蛋白,采用GST pull down试验分析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各蛋白分子大小符合预期,纯化后Western blot验证无误,pulldown结果显示Tle1AH2可以和VgrG发生结合,但不能和Hcp结合,说明Tle1AH2的分泌过程依赖于VgrG蛋白。综上,本研究分析了假定效应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成功鉴定嗜水气单胞菌T6SS的效应-免疫蛋白对Tle1-Tli1TliAH2,并明确了效应蛋白Tle1通过T6SS分泌的方式,为进一步阐明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养育了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目前,水稻种植和生产面临严峻的挑战,例如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而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全球变暖造成水资源匮乏和分布严重不均匀。因此培育具有较强抗旱能力和较高产量的稻作新品种对于解决水稻种植和生产上面临的问题十分重要。辐射诱变育种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技术,因其诱变效果好、样本处理量大、容易控制诱变剂量、操作技术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60Co-γ射线作为一种重要的
化肥的施入对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但是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探究生物有机肥替代、商品有机肥替代配施叶面肥等减肥措施在全国典型茶园的应用效果,同时明确茶园土壤微生物的响应特征与可能机制,对保证茶叶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生物有机肥替代、商品有机肥替代配施叶面肥等减肥措施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并初步探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和环境变化也极为敏感。由于其年均温较低、凋落物分解缓慢,青藏高原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碳,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有机碳库。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放牧等干扰活动的加剧,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日益受到威胁。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工业生产和农业施肥导致全球大气酸沉降增多,致使全球部分地区土壤酸化,特别是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青藏
土壤盐渍化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草莓根系浅,不耐盐碱,设施栽培过程中的环境封闭和不合理施肥常常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草莓生长。本实验室研究表明,5-氨基乙酰丙酸(ALA)可以诱导草莓根系H2O2积累,后者引起与Na+运输有关的SOS1、NHX1和HKT1等基因表达上调,导致较多的Na+截留在根系,减少草莓地上部Na+含量,从而缓解盐胁迫
瘤胃发育是反当动物重要的生理过程,与机体的吸收代谢、免疫反应和能量供应等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往研究表明,幼龄动物在早期阶段适当补饲开食料,可有效增进瘤胃的生长发育,从而促进动物机体生长。然而,以往的研究重在描述瘤胃发育的表型指标,对于开食料促进瘤胃发育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以羔羊为研究对象,从瘤胃微生物与宿主互作角度,探讨了开食料对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和功能、发酵产物、上皮转录表达谱的影响
病原菌为了成功侵染并在寄主植物体内定殖,会向植物细胞中分泌一系列有助于其侵染的致病效应子。这些效应子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茄科作物两种病原菌辣椒疫霉和青枯雷尔氏菌效应子为切入点,探究它们在致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两种病原菌的致病机理,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与4个植物免疫调节蛋白互作的辣椒疫霉效应子鉴定及其作用机制初探。水杨酸(SA)是植物免疫的关键调控因子,N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sensis H),又称河蟹,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上海崇明岛至湖北省东部的长江流域及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河蟹是南京市浦口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也是南京市浦口区特色水产养殖产业之一,有连片养殖面积约9000亩,占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的24.86%。本文概述了河蟹的的生活习性、生长习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河蟹自然分布情况、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不同蟹种
脉冲喷射电沉积(又称脉冲电喷镀)技术是一种拥有特殊流场和电场的新型电沉积技术。与传统电镀相比,该技术具有沉积速率快、物质传输效率高和镀层平整致密等优点。Ni-W-P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抗高温氧化性以及较高的硬度,在性能方面能够与铬镀层相媲美并且制备过程相比于镀铬过程更加环保,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钢板和石油设备的防腐、压铸模具和高硅铸铝材料的表面强化等领域。Si3N4颗粒不仅具有自润滑
妊娠后期到泌乳早期是奶牛生理和代谢适应的重要时期,分娩前胎儿和子宫的营养需求呈指数增长,而营养成分的摄入往往因为内分泌变化、分娩本身以及其他影响摄入的因素而减少,容易产生能量负平衡,这就会对奶牛的健康、繁殖以及乳制品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植物甾醇作为一种绿色食品、饲料添加剂已经广泛应用在人和动物上,其降血脂、抗炎、抗癌以及改善动物体质等作用已被人们所熟知。本试验利用体外发酵的方法,筛选出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