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IPY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生物检测应用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yonglian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荧光检测分析技术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和响应时间快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与之紧密相关的荧光成像技术能满足对活泼瞬态的生物分子检测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并且在操作时不会导致组织或细胞破坏。硼二吡咯甲烷(4,4-difluoro-4-bora-3a,4a-diaza-s-indacene,BODIPY)衍生物类有机荧光染料是应用于荧光传感器非常有优势的荧光团,本论文设计了一系列基于BODIPY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各种类型的化学分析物,对其检测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探索了分析检测、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合成了水溶性共聚物T1,其分别由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BODIPY单元的衍生物作为温度响应和极性敏感的荧光响应部分组成。该共聚物在水溶液中低于35℃的温度下显示弱荧光,而在温度高达47℃时红色荧光强度增加10倍。制备的纳米温度计很好地应用于活细胞中的荧光温度感测。(2)开发了一种苯硒基取代的BODIPY荧光淬灭型传感器H1,基于3-位苯硒基与H2S的取代反应,过量添加硫化氢会促进进一步的取代反应并伴随着荧光发射强度的进一步降低,实现对H2S检测的优异选择性和灵敏度。该探针表现出卓越的性能,49倍的红色荧光强度降低和对H2S的特异性荧光响应。并被很好地应用于细胞内H2S检测和成像。(3)我们合成了一种用于检测半胱氨酸的乙酰腙BODIPY荧光探针C1,是基于C1的不饱和醛与半胱氨酸反应形成5-元环噻唑烷抑制醛基的ICT荧光淬灭效应来实现响应。该探针能从高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中在15分钟内对半胱氨酸产生特异性和灵敏的比色和荧光增强反应。并成功应用于细胞内半胱氨酸的有效检测和成像。(4)二氯BODIPY(GS1)被用于实现谷胱甘肽的二阶段比率荧光检测,是基于谷胱甘肽的巯基与3位(单取代)和3,5-位的氯原子的两步巯基-卤素取代反应。第一阶段谷胱甘肽促使荧光颜色从绿色变为黄色,过量添加谷胱甘肽导致第二阶段荧光颜色从黄色变为橙红色。显示出对谷胱甘肽优异的比色和比率荧光选择性灵敏响应,能与其他生物硫醇很好的区分。细胞比率荧光成像的进一步应用表明探针对细胞中的谷胱甘肽具有高度响应性。(5)两种间硝基苯酚取代的BODIPY G1和G2用于比率荧光谷胱甘肽检测,是基于谷胱甘肽对硝基苯酚基团的两步亲核取代反应。对于含一个硝基苯酚基团的探针G1,第一阶段谷胱甘肽促使荧光颜色从绿色变为黄色,过量添加谷胱甘肽导致第二阶段荧光颜色从黄色变为橙红色。然而,含有两个硝基苯酚基团的探针G2对谷胱甘肽只显示单阶段比率荧光检测。这两种探针只对谷胱甘肽具有特异性比率荧光响应。我们成功地将探针应用于细胞内谷胱甘肽比率荧光成像。
其他文献
由于企业与消费者、投资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真实的企业环境信息是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必要前提,所以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的企业愿意公开真实的环境信
视线跟踪是利用机械、电子、光学等现有的各种检测手段获取受试者当前“注视方向”的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医学诊断、国防军事、交通安全、人因分析、虚拟现实等
在空化与空蚀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空蚀虽然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造成能源和材料的浪费,但空化效应的合理利用却可以用来切割、清洗和制备材料,甚至进
在7500余份中国黍稷资源中,对粳糯性,穗型,花序色等特征特性进统计分析。以了解这些性状在我国的区域分布状况,为我国黍稷资源的利用提供参数依据。
视觉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应用广泛。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深度学习的发展不仅突破了很多传统算法难以解决的难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晨峰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非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记录24h动态血压,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常规测定腰围(WC)、HbA1c、空腹血糖(FBG
DSM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其在制度设计和运作实践中日益显露出的不公正性弊端,损害了许多成员方特别是发展中成员方的权益,
主要介绍轿车子午线轮胎的特性以及轿车子午线轮胎的特性与补强织物性能的关系;比较各种通用补强织物的不同特性及它们的相对优、缺点;轮胎补强材料的最新发展;补强织物现在和将
核爆炸、核恐怖袭击以及核反应堆事故等均会产生大剂量的电离辐射,涉核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电离辐射的损伤,因此导致的急性放射病如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肠型急性放射病等均严
"水利工程环境安全保障及泄洪消能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6YFC04017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领域首批启动的项目之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