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斗茶,又称作“斗茗”,或是“茗战”。斗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斗茶是一部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习俗的综合呈现,斗茶的核心在于竞赛茶叶品质的高下、点茶技艺的高低,以及比较茶叶的品种、制造、出处、典故和对茶的见解等。权力和文化的影响,合力推动了宋代斗茶习俗的兴盛。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无不好此,斗茶的雅俗以其独特的魅力广为风行,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各地的城镇墟市建立了许多专门用来斗茶品茗的场所茶室,连处在深山老林里的佛门静地也大兴斗茶之风,斗茶之俗无处不在。茶俗文化与茶业经济的发展互相影响,一方面,茶俗的盛行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茶业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茶俗文化的流行。斗茶之俗与宗教、文化、制度、婚丧礼仪等方面相结合而形成时,各种茶习俗上升至社会精神层面的东西或理念,成为独特的宋朝茶文化。宋朝以后,斗茶逐渐消亡,其原因既有技术、口感、质量的问题,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但是宋代斗茶习俗中一些文化精髓依然传承发展,影响后世。民俗的发展,需要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同步,才具有生命力与活力保证。但是民俗并不只是简单依附于社会,它对社会还起着极大的反作用力。宋代斗茶习俗的力量,极强地体现在对社会所起到的人际交往、生活教育和民间凝聚等功能上。对斗茶民俗兴衰及其功能的解读,在于对传统民俗进行深层的理解,以使我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中,有所保留,有所扬弃,既立足于本土实际,又面向世界和未来,既不囿于成见,又不虚无根基,确保我们不会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上迷失自我,保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