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三羧酸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作为多孔材料家族的新成员,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可剪裁性、多样的拓扑结构和在离子交换、吸附、分子识别、催化以及光、电、磁、手性拆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受到化学工作者广泛的关注。它不仅具有与无机分子筛材料相类似的孔道拓扑特征,还可以通过选择功能性的中心金属离子和具有功能官能团的有机配体来赋予目标化合物多功能的性质。本文从设计合成有机羧酸配体出发,在适宜的条件下,得到了12个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并详细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气体吸附、发光等方面的性质。主要结论如下:   1.本论文以拓展的均苯三甲酸(1,3,5-benzenetribenzoate,H3BTB)为有机配体,改变中心金属离子、第二配体和模板剂等得到了七个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n3O(HBTB)2(Py)]·(DMF)(H2O)0.5(1),[Zn3O(HBTB)2(Pq)]·(DMF)(2),[Zn3O(HBTB)2(dabco)]·(DMF)(3),[Co3O(HBTB)2(Py)](4),[Co3O(HBTB)2(DMF)(H2O)2]·DMF)2(5),[Cd(BTB)(Py)]H3O+·0.5H2O(6),[Cd(BTB)(DMF)]H3O+(7)。本论文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并选用化合物2测试其氢气吸附性能。   2.本论文以三嗪衍生的三羧酸(3,3,3"-s-triazine-2,4,6-triyltribenzoate,m-H3TATB)为有机配体,合成了化合物8,[Cu3(m-TATB)2Py([CH3OH)2。化合物8的晶体结构中同时存在着孔穴和三维连续的孔道。活化后的化合物8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多孔特征,在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吸附量达到了51.7wt%。然而化合物8的氢气吸附性能比较差。   3.本论文以联苯-3,4’,5-三羧酸(H3BPT)为有机配体,合成了碱土金属镁的一个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g3(BPT)2(H2O)4]·2DMF·3H2O(9)。该化合物的结构稳定,且存在六方形的一维纳米孔道。在1atm和77K下,化合物9的氢气吸附量接近1.30 wt%,氢气吸附焓接近7.5 kJ/mol。在5atm和308K下,化合物9的氢气吸附接近饱和,脱附过程出现很少见的滞后现象。   4.本论文以H3BPT为有机配体,合成了一个六核钴簇为次级结构单元的化合物[Co3(μ3-OH)(μ2-H2O)(BPT)(HBPT)(DMF)2]·(DMF)(H2O)(10)。化合物10的晶体结构是一个少见的八连接拓扑构型。另外,其结构中存在未配位的羧酸基团。由于六核钴中心的存在,化合物10还展示了良好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5.本论文以H3BPT为有机配体,合成了两个近红外发光稀土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Yb(BPT)(H2O)·(DMF)2(H2O)2(11),Tm(BPT)(H2O)·(DMF)2(H2O)2(12)。这两个化合物晶体结构是同构的,且存在方形的一维纳米孔道。对氢气/氮气的混合气体,化合物11选择性吸附氢气。荧光测试表明,化合物11不仅有Yb3+特征发射,而且它可用于选择性识别有机小分子。
其他文献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flours, starches, and modified starches of indica rice and japonica ric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Results sh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我们实验室合成Naratriptan原有路线的基础上,即以5-溴吲哚为原料,通过氰基化、还原、Boc保护、与N-叔丁氧羰基-N-甲基甲磺酰胺缩合、氢化、再与N-甲基哌啶酮缩合,氢化得到目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聚类算法在在低维空间小数据集中能够有效地进行聚类,但在高维大数据集中,由于数据的稀疏性,存在大量孤立点等问题,聚类
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从六个方面认真实践“三个代表”,争做党员、干部的表率。实践“三个代表”,做执行政策的表率。要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政治上讲,领导干部就
近年来,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之间通过配位键等相互作用而形成各式各样的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并表现出光、电、磁、吸附、分子/离子识别与交换、催化等性质
1.基于ATRP反应的、厚度梯度变化的纳米聚合物薄膜的设计及合成  聚合物膜在电子器件、光学、药物材料及化学和生物学分离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应用。近十几年来,合成有机和聚
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  1.手性硫脲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我们从天然的(E)-4-羟基-L-脯氨酸出发合成出全新的手性硫脲化合物,并探索了该硫脲催化剂催化
最近,一只小鸟飞进许多人的朋友圈。它像麻雀,除了胸前有黄毛。它垂头丧气,形单影只。  这小鸟本是热爱自由的生灵,每年春秋两季,都要飞越山林湖海,穿行4000公里,横跨整个中国。结果,它们大部分被半路堵截,成了人类的菜。  2017年12月5日,黄胸鹀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这意味着野生种群即将灭绝的概率非常高。它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禾花雀”
期刊
高分子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地应用于人造器官以及各种诊断治疗用的器械。当高分子材料与活体组织接触时,会导致一些排异的反应,诸如血栓形成、炎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