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论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要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都表明我国教育处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阶段。显然,浅层学习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知识的快速增长,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应地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促进知识的迁移利用,发展高阶思维已成为学习理念中的潮流趋势,而深度学习与该理念息息相关。基于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要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都表明我国教育处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阶段。显然,浅层学习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知识的快速增长,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应地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促进知识的迁移利用,发展高阶思维已成为学习理念中的潮流趋势,而深度学习与该理念息息相关。基于此,笔者在调查生物学深度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流程,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研究首先从时代的境遇与诉求、深度学习至关重要及实证研究匮乏三个方面阐述研究背景,确定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其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概述深度学习概念、特征并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再通过教师和学生问卷了解当前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现状,发现当前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ADDIE模式开展单元教学,具体包括:对“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章的内容分析,然后基于变构模型的深度学习策略建构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流程,并根据深度学习的认知模型对建构的流程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流程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激发动机,提高学生积极性;启动旧知、建立联系;多重对质,解构原概念体;运用思维助手和形式体系,提高参与度;调用与重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概念体系,进行评价。按照此流程对“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章进行案例开发并实践。以临沂市莒南第二中学高中一年级1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同质性分析;教学实施后,编制后测问卷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实测。收集资料后使用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结合对学生的访谈结果,检验该教学设计实践效果的有效性并做出评价。结果显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减轻记忆负荷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在促进学生深层学习方面有更显著的作用,且学生在课后表现出更高的情感投入,但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可见建构的整合性教学设计不是对深度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有效,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将其应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
其他文献
食品加工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广西第一大产业,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梳理广西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食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原料保障体系不完善、产业大而不强、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不够、科技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广西优势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产业发展壮大难题的对策建议。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右室结构及功能,并且研究其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不同时长后的右室结构及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根据病史、体征和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的中、重度OSAHS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中度患者21例,重度患者29例,另选取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与OSAHS组相匹
目的:考察生命意义感、应对方式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中学生考试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人生意义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考试焦虑量表对贵州、重庆的101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学业自我效能感、生命意义感、积极应对与考试焦虑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消极应对与考试焦虑呈显著的正相关。(2)生命意义感和积极应对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间均起独立中介作用,且生命意义感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生命观念在生物学教学中受到极大关注,成为生物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中具体指出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四大生命观念,这四大观念并不孤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就要充分利用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为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其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教学过程重实践,其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也更详细地指出生物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山东省从2020年高考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方案,生物教育也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能吸引更多学生选择生物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使生物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其中第一、二、三学段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分别不低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对阅读量做出最低规定,旨在督促教师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当前阅读教学大多以单篇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等问题已经引起广大学者与一线教师的重视。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
本单位软件测试团队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测试队伍,为单位软件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测试任务爆发性增长,现有粗放的考核办法已无法适应,同时通过与测试人员谈心谈话,绩效考核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一、现状及问题1.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员工关爱还需加强。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只有在领悟生物学的本质特征,对生物学概念达到深层次领会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这就要求教师抓住生物学重要概念,把概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学生接受科学课程教学之前,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客观世界和学科知识的看法,即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作为关键因素,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感知和思维过程,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催生出爆炸性和聚集性的信息含量。面对如今快餐化的文化氛围,大多数人流于对表面现象的关注而忽略了深度的思考。学生受此社会环境影响,导致对学习的专注度下降,而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在此矛盾之下,如何提高学生抽提主干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核心概念”成为备受教育者关注的话题。研究结合初中生物学学科的特点,探讨了基于核心概念的复习课教学,意在帮助学生高效构建“核
社会保障公共性重点指代其产品的公共性,是在立法下实行的公共事业,其中的项目具有一定公共性。本文以社会保障公共性为切入点,介绍了公共管理视域下社会保障公共性缺失的防范策略,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高我们对社会保障公共性缺失防范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