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丽蝇科分类研究及在法医昆虫学中应用的探讨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丽蝇科Calliphoridae昆虫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有瓣蝇类Calyptratae麻蝇总科Sarcophagoidea,是其中进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类群。世界性分布,成虫多喜欢室外,传播花粉,有些种类也是住区传病和蛆症病原蝇类。幼虫食性广泛,大多为尸食性或粪食性。可在医药和养殖业中利用,还可以完善充实法医昆虫学。   本文全面细致的记载了中国丽蝇科种类及分布地。目前,世界丽蝇科分类系统有很大的变化。原来世界丽蝇科分为12亚科,分别为:迷蝇亚科(Ameniinae)、孟蝇亚科(Bengalinae)、丽蝇亚科(Calliphorinae)、金蝇亚科(Chrysomyinae)、麻丽蝇亚科(Helicoboscinae)、乌丽蝇亚科(Melanomyinae)、墨丽蝇亚科(Mesembrinellinae)、绿蝇亚科(Luciliinae)、阜蝇亚科(Phumosiinae)、粉蝇亚科(Polleniinae)、鼻蝇亚科(Rhiniinae)和裸端丽蝇亚科(Toxotarsinae);原中国丽蝇科分为5亚科,分别为:迷蝇亚科(Ameniinae)、孟蝇亚科(Bengalinae)、丽蝇亚科(Calliphorinae)、伏蝇亚科(Phormiinae)和鼻蝇亚科(Rhiniinae)。现在已将鼻蝇亚科上升为鼻蝇科,还有学者也将孟蝇亚科上升为孟蝇科,但本文暂将鼻蝇亚科上升为鼻蝇科。在前人的基础上,本研究使我国丽蝇科昆虫种类从《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六卷丽蝇科》4亚科35属167种增加到4亚科37个属227种,鼻蝇科从12属65种上升为12个属96个种,并做种名的规范化及地理分布,本文建立了2新属,华藏粉蝇属Sinotibetomyia Xue,gen.nov.,属于粉蝇族,模式种为弯股华藏粉蝇Sinotibetomyia curvifemura.Xue et Fei,sp.nov.;拟裸变丽蝇属Ypogymnadichosia Xue,gen.nov.,属于乌丽蝇族,模式种为云南拟裸变丽蝇Ypogynmadichosia Yunnanensis Xue et Fei,sp.nov.;两新属均属于丽蝇科丽蝇亚科。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本文还记载了全国各口岸截获的丽蝇科昆虫8属15种;还记载在法医昆虫学具有嗜尸性丽蝇科昆虫14属45种,并对法医昆虫学实验作出初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制备了四个钌光敏配合物,将其敏化到Pt负载的纳米Ti O2上得到4个目标复合光敏催化剂。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RD等现代测试技术对目标产物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在此基础上,考察和优化了复合光敏催化剂在可见光下(λ>420 nm)的光催化产氢性能。此外,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和荧光光谱对产氢机理进行了探讨。首先,以Ru Cl3·3H2O、水杨酸、1,10-菲罗啉和吲哚-3-甲醛等原料合
内容 霉菌毒素的类型 霉菌毒素的危害 如何解决霉菌毒素的危害 百奥明的综合解决方案 您最关注什么? 健康 繁殖 奶产量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水平,是高产稳产的前提
会议
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一般需预处理、生化处理及深度处理后才能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对其中污染物组成尤其是多环芳烃的检测分析,还没有形成便捷有效的方法。并且在深度处理阶段,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废水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了前处理、色谱分析条件,
会议
红树林(mangrove)是自然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并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它位于陆地和海洋交界的滩涂地带
1-苄基-4-羟甲基-1H-1,2,3-三氮唑(BHMT)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常通过卤素或其他亲核试剂取代其中的羟基合成三唑醚、多核唑以及配体。  本文采用点击化学法原子经济地合
一、养牛主要是养瘤胃二、养瘤胃应从犊牛开口料抓起三、犊牛开口料使用的关键控制点四、健康后备牛应从犊牛抓起五、犊牛成功培育决定高产奶牛终生价值六、小结
会议
上海养牛的特点——基本实现8个100%上海养牛核心理念——5个方面 一、上海奶牛养殖 基本实现8个100% 上海总存栏7.3万头.共108个牧场,包括搬迁至江浙一带的牧场.平均规模708头
会议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论述了水作溶剂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及手性环状ONNO-型四齿配体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第一部分是有关手性双胺双膦配体在水溶剂中进行不对称转移氢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