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对CKD患者心血管事件预后及死亡率影响的Meta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s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他汀类药物对CKD患者心血管结局和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 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数据库检索,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15年9月,严格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对象为伴或不伴有透析治疗的CKD (eGFR<90 ml/min/1.73m2)患者、他汀药物或者安慰剂使用至少6个月以上、随访时间在两年以上、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观察结果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以RR为效应值,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了9篇文献,均为RCT实验。在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2、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对CKD不同分期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全因死亡率作用效果不同。他汀治疗能够有效降低CKD2-3期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RR=0.868,95%CI[0.823,0.917])和全因死亡率(RR=0.805,95%CI[0.735,0.881])。而对于CKD5期患者,他汀治疗对这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作用甚微或无明显作用(RR=0.912,95%CI[0.843,0.986]),P=0.553,对这些患者全因死亡同样作用甚微或无明显作用(RR=0.956,95%CI[0.860,1.063])。3、对于透析的CKD患者,他汀治疗并不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R=0.920,95%CI[0.849,0.997]),和降低全因死亡风险(RR=0.956,95%CI[0.860,1.063])。4、在亚组分析中,不伴糖尿病病史或低糖尿病发病率组(<20%)的CKD患者,他汀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这些患者心全因死亡率(RR=0.840,95%CI[0.780,0.905])。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20%),与安慰剂组相比,他汀治疗对这些CK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并没有保护作用(RR=1.067,95%CI[0.945,1.083])。结论1、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在CKD不同分期的患者中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全因死亡率作用效果不同,其影响随肾功能的下降而降低。2、在CKD2-3期的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3、在CKD5期和已经进入透析的CKD患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并不能显著减少该群体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降低全因死亡率。4、他汀对CK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的获益可以因为合并糖尿病而减少,但对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毛公强,1964年5月生于青岛,先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美术学研究生班。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钱币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澳门)圣若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文化报社驻青岛记者站站长。书法师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大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蒋维崧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官方举办的全国性大展并有获奖,荣获政府文化奖——群星奖。近年来,多次
目的:对环境水样进行弗朗西斯菌的分离和培养,完成疑似菌株的鉴定,初步确定分离株的分类学地位,并对分离株进行微生物学特征研究,为临床上鉴别弗朗西斯菌提供依据。方法:(1)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