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差距是能够用数量表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层次;区域经济差异通常表示区域经济结构、功能等各方面的特征和属性,它所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经济现象或事物在质、量方面的不同。差异的数量表现就是差距。区域经济分异一方面包涵差异,另一方面表示形成差异的过程和原因。区域经济差距是区域经济分异的数量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分异的直观现象表现,是区域经济分异的结果。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研究区域经济分异的目的,走区域经济分异发展的道路是实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途径。区域经济差距是世界性问题。国外对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在二战后成为热点,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区域政策研究,二是运用和创建理论、方法,研究区域发展差异状态、机理和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改革开放后成为热点。对中国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始于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研究,对其解释从最初的“政策说”发展为目前的“多因说”,而且集中在宏观地带或省际之间差异的研究上,主要采用单一指标如人均GDP、GNP等来评价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2000年以前,是以整个东部沿海地区或是以省市为地域单元进行研究这主,仅有少量的文献是以地市为地域单元进行研究的。2000年以后,则以发达地区即经济隆起地带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的研究为主,以欠发达地区即经济低谷地区的研究为辅,对低谷地区的研究显见薄弱。研究的方法,一是按专题进行纵向的系统分析,二是按地区进行横向的对比研究。上述研究中,未见到以地级市为地域单元,从区域经济分异的角度对东部滨海地带进行研究的。以地级市为地域单元研究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能更恰当地揭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分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立论部分,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第二章为立论部分。本文以地域系统理论为理论方法主线,以经济事象的地域分异、组合规律为客观基础。认为,地域经济系统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事物和现象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是地表经济事象通过分异和组合所形成的。经济事象的地域分异、组合规律是经济区域形成的机理。分异、组合的对立、统一,是区域经济系统运动的动力,也是区域空间差异及特征产生的动力。经济要素的流动与地域分异、组合是相伴而生的。要素流动是地域分异、组合的基础。因此,本文研究了经济要素的内涵、经济要素流动的规律、影响经济要素流动的条件及随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经济要素流动的演替规律。经济区域具有综合性、系统特征和时空关联性。经济区域由经济中心、地域结构、部门结构构成的。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是地域结构、部门结构的结合部,在地域经济系统中发挥着引导、组织、协调的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形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与部门(产业)结构。本文通过部门结构、空
其他文献
1.故障检修石圪节煤业公司南副井2m绞车运行中突然响了一声,所有开关均跳闸。检查发现设备进线端快速熔断器全部损坏,空气开关及保护西门子6SE70变频器的630A接触器跳闸,有异
对福建闽江学院大学城校区校园园林植物种类进行深入调查与分类鉴定,统计出园林植物种类,编制出校园植物名录,并对校园不同功能区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
夜市文化伴生于城市居民的娱乐消遣,是体现居民地域归属、身份认同和思想活力的重要物质载体。党的十九大以来,天津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围
近几年很多城市供水体系不完善、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愈发突出,水源及供水设施都面临严峻挑战。文章以邛崃市为例,基于供用水现状,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结合供水管
介绍了出口泰国SDA_4型内燃机车空气制动系统的原理、结构,并对符合UIC标准的26LA型制动机电控化改造进行了介绍。
目的:探究并分析内科综合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析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
<正>1绿色照明的概念1.1绿色照明的起源1991年1月,美国环保局(EPA)首先提出实施"绿色照明(GreenLights)"和推进"绿色照明工程(GreenLightsProgram)"的概念,并很快得到联合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下简称“《三卷》”)专门收集了“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三篇讲话,从逻辑性上回答了新时代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考验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确实,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精神特征。全体党员都要树立起忧患意识,能够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真正把忧
本文从中国税收超经济增长的现实出发,依据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探讨了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区间,分析了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提出影响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除经济因素外
读寇丹先生“雁荡灵芽”和刘心灵女士的“芳迹归何处”?惊悉一代茶艺大师袁勤迹不幸英年早逝。痛失之余,特惋之,吊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