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伊犁报业的发展之路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n1990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置身于报业之中、有些许想法的办报人,都会对自己所服务的那张报纸或者报业集团有着更多的期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个人的前途与报社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对于某个区域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的研究,业内人士关注颇多,“探索报业发展、报业改革之路”这样的选题有不少学者也在做。在广袤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文化贫瘠,在那儿的一些大中城市,虽然各类报纸多年来顽强地生存下来,记录着那片土地上各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然而遗憾的是,关于“西部边疆少数民族报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资料却并不多。笔者试图通过这样的探索,为做强做大伊犁报业提出建议,寻求科学发展思路。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报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地市报的经济效益明显偏低。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新疆伊犁报业早已迈向市场,在内容、创收及发行上都有质的飞跃,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却难以有所突破,在办报理念上、在吸引人才上、在创收模式上均有薄弱之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伊犁的舆论环境有其特殊性,新闻媒介承担着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但报业改革的趋势尤如大浪淘沙,一旦有实力更加雄厚的竞争对手进入,无疑将会打破目前本地报业平稳发展的格局。   伊犁报业的市场之路该怎么走?按市场规律、新闻规律办报需要哪些条件?本文试图从伊犁报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策及出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
其他文献
期刊
茫茫东海,浩渺无际,波涛翻涌的海面,无风掀起三尺浪,小型船舶均避而远之。要在这样的海况下,安装重400多吨、高123米的风电机组,常人是难以想象的,而中交三航人在我国首个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大众传媒反映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它所进行的传播不仅再现了社会性别的状况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