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高通量技术进行转录因子及白血病表观遗传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通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的白血病,通常都带有典型的染色体易位,转录因子功能紊乱和不正常的表观遗传学改变。PU.1是ETS家族的功能丰富的血系特异性转录因子,在髓系细胞正常分化和APL发生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ChIP-Seq),在APL细胞系NB4中,系统地研究了髓系关键转录因子PU.1在全基因组的细胞内结合位点。深入分析了PU.1结合位点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特点、物种间序列保守性等内容,揭示了PU.1对基因调控模式的多样性,并通过多种序列分析手段获得了高质量的极具代表性的PU.1结合模体(motif)。同时,我们结合基因表达谱数据和PU.1结合位点序列信息分析,发现了多种全基因范围内的PU.1共调控因子,尤其是IRF1和MYC,它们分别特异性地参与了ATRA诱导的PU.1靶基因的上调和下调。本文第二部分同样采用ChIP-Seq技术研究了APL特征性异常融合蛋白PML/RARα在全基因组的细胞内结合位点及ATRA作用后位点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对12种组蛋白修饰,2种修饰酶和2种状态的RNA聚合酶Ⅱ(PolⅡ)的大规模研究,揭示了APL细胞中组蛋白修饰图谱,明确了多种修饰的生物学特性,并研究了ATRA作用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和修饰酶的动态变化,发现了基因调变特异性的修饰或结合改变。  
其他文献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强烈的岩溶作用,以及近代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导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加剧。尽管降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00 mm),但由
研究背景:瘤胃内分子氢(H2)是伴随着瘤胃微生物降解饲草生成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的过程而产生,是甲烷菌生长增殖的重要前体物,最终代谢生成甲烷(CH4)。基于
随着全球竹林面积的扩大和对竹林生态价值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竹子水分利用的研究。由于竹壁较薄和竹腔中空的特点,传统的液流研究技术面临诸多挑战。热消散探针
城市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供降温增湿、吸收大气污染物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城市化深刻地改变了城市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进而影响植物的水分代谢
选择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工程迹地为研究对象,并以未受干扰的紫花针茅草原作对照,采用野外定点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恢复演替阶段工程迹
相似物种的资源分配是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有助于揭示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机制。生态位理论认为不同物种在时间、空间和营养维度上的资源利用的分化实现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条件致病菌,会引起人类腹泻,主要感染水生动物,导致水生动物多种疾病尤其是气单胞菌败血症的暴发,这种菌的流行已经给水产
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是一种通过调节天线阵列中各天线阵元上加权器的幅度和相位形成空间定向波束,使阵列方向图主瓣对准期望信号并在干扰信号方向形成零陷的空间数字处理技术
随着VLSI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SOC设计成为当今集成电路研究领域的热点。而生化微传感SOC是生化微传感器、微电子电路相结合的单芯片生化分析微系统,是SOC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分
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稻谷消费国,大部分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种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人多地少,且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耕地资源被高强度利用。而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