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肽能神经元,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全身各处均可发生,其中胃、小肠、大肠和胰腺是最常见的部位,统称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占所有NENs的60-70%,进一步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T G1、NET G2、NET G3、神经内分泌癌(NEC)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 NEN),其中NEC分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根据2020版《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及最新版WHO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近年来NEN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不同类别肿瘤临床病理鉴别诊断尚存在一定困难,临床靶向治疗方法和疗效也有限,尚需深入研究。PARP10是单ADP核糖基转移酶家族成员,参与DNA损伤修复、癌基因转录激活等细胞事件,并且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中检索发现,PARP10 RNA在人类机体正常组织中广泛表达,PARP10蛋白在多数细胞中阳性表达,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在肿瘤中,PARP10在胶质瘤、肝癌、类癌和胰腺癌中有阳性表达,同样主要表达在细胞质;肺、胰腺、结肠、膀胱NENs组织中检测到有PARP10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但各型NENs特别是GEP-NENs中的表达规律尚未见文献报道。本课题通过检测PARP10在胃肠胰腺来源NETs和NEC肿瘤组织及肿瘤旁正常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PARP10表达与GEP-NENs之间的关系,为探寻GEP-NENs诊断、治疗新靶点提供新思路和初步实验依据。方法:1.PARP10在胃肠胰各型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分析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小肠、大肠、胰腺来源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共74例,包括25例NET G1(胃1例、小肠1例、结肠1例、直肠12例、胰腺10例),23例NET G2(胃1例、小肠2例、直肠10例、胰腺10例),8例NET G3(胃3例、小肠2例、胰腺3例)和18例NEC(胃3例、小肠3例、结肠8例、直肠2例、胰腺2例),相应肿瘤旁正常组织30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EP-NENs(包括NET G1、NET G2、NET G3和NEC)四组肿瘤组织及相应肿瘤旁正常神经内分泌细胞PARP10表达情况,分析PARP10在不同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及与相应肿瘤旁正常神经内分泌细胞间的表达差异。2.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PARP10表达与肿瘤细胞核分裂象及Ki-67指数关系分析免疫组化方法对各组肿瘤组织进行Ki-67标记并计数核分裂象数,分析PARP10表达与它们的关系。3.胃肠胰NET G3、NEC中PARP10表达与P53、RB、SSTR2、ATRX表达相关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胃肠胰NET G3、NEC中P53、RB、SSTR2及胰腺中ATRX,分析PARP10表达与它们的相关性。4.应用GEPIA、TCGA、in Bio Discover数据库,检索分析PARP10与P53、RB、SSTR2、ATRX的相关性。同时检索PARP10可能参与的增殖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结果:1.PARP10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表达分析(1)PARP10在NETs肿瘤组织及肿瘤旁正常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均存在阳性表达。NETs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85.7%,阳性强度(+)~(+++),NETs肿瘤旁正常神经内分泌细胞PARP10表达阳性率为60.9%,阳性强度(+)~(+++),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P10在直肠低级别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G1和NET G2中呈现特殊的表达模式,在靠近基底膜的部位呈颗粒状表达;但部分NET G2和更高级别的NET G3及NEC中,PARP10呈现弥漫的胞质表达模式。(2)PARP10在NEC及癌旁正常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癌组织中阳性率55.6%,阳性强度(+)~(++),癌旁正常神经内分泌细胞PARP10阳性率低于癌组织,为28.6%,阳性强度(+),两者PARP10阳性率及阳性强度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ARP10在56例NETs(G1、G2、G3)中阳性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ARP10在NEC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和强度明显低于NET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NET G3和NEC中PARP10均有阳性表达,PARP10表达阳性强度在NET G3中显著高于NEC(P<0.05)。(6)PARP10在LCNEC中的阳性率为60.0%,阳性强度(+)~(++),在SCNEC中的阳性率为50.0%,阳性强度(+)~(++)。两者PARP10表达阳性率、阳性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PARP10表达与Ki-67指数、核分裂象数目关系分析将免疫组化Ki-67标记结果与PARP10进行线性趋势检验,存在负的线性关系(P<0.05);将各型神经内分泌肿瘤核分裂象数目与PARP10进行线性趋势检验,存在负的线性关系(P<0.05)。3.胃肠胰NET G3、NEC中PARP10表达与P53、RB、SSTR2、ATRX表达相关性分析将免疫组化标记的P53、RB、SSTR2、ATRX与PARP10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NET G3和NEC中,PARP10的表达与P53、RB、SSTR2、ATRX无明显相关性(P>0.05)。4.GEPIA、TCGA、in Bio Discover等数据库检索结果未检索到任何神经内分泌肿瘤PARP10表达与P53、RB、SSTR2、ATRX或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相关数据。PARP10在胃腺癌、结肠腺癌、直肠腺癌、胰腺癌中与TP53、RB1、SSTR2、ATRX一项或多项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相关性,而且在不同部位相关性趋势并不一致。PARP10可通过c-Myc、Aurora激酶A等抑制增殖相关信号通路,包括与细胞周期相关的信号通路及Wnt信号通路。结论:1.PARP10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NETs较肿瘤旁正常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显著增高,但在NEC中表达与癌旁正常神经内分泌细胞无明显差异;PARP10在胃肠胰NETs中表达明显高于NEC,在NET G3也明显高于NEC,PARP10有望成为协助神经内分泌瘤与神经内分泌癌鉴别的辅助指标之一,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PARP10在直肠低级别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G1和NET G2中呈现特殊的表达模式,该表达模式深层次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2.PARP10在胃肠胰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增殖指数、核分裂象呈负相关,提示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殖抑制有关。PARP10是否可通过c-Myc、Aurora激酶A参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增殖抑制的调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