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降解菌强化活性污泥处理油页岩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ang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页岩是一种新型能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其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将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这已成为其开采利用的限制性因素。油页岩废水的处理,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不同来源的油页岩废水进行了水质分析,探讨其污染程度及特性,选择了桦甸市某厂油页岩干馏废水作为研究目标,该废水呈红棕色,有机物种类繁多,以总石油烃、酚类为主。废水的水质条件为CODcr11490.136mg/L,氨氮745.605mg/L,总氮934.97mg/L,总磷88.1mg/L,总石油烃(TPH)762.255mg/L。利用SBR工艺处理油页岩废水,通过单一因素条件实验,确定了其工艺参数:进水5min、曝气时间36h、沉降60min、出水5min、闲置20min。探讨了其运行的较佳条件:温度24℃~28℃、pH6.58~7.24、DO3.36mg/L~4.36mg/L。当进水量15L,初始COD491.008mg/L,TPH33.25mg/L时,其去除率分别为70%、90%。当进水COD1088.3mg/L,TPH85.96mg/L时,其去除率分别为53.6%、55.11%,结果表明在高浓度负荷条件下SBR工艺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利用修正的Monod公式,对SBR池中有机物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确定了其动力学参数,Vmax=2.38d-1,Ks=292.46mg/L,生物降解反应级数n=0.62,反应速率常数K=5.9547。在SBR工艺基础上,利用石油降解菌强化活性污泥法对油页岩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石油降解菌的强化效果,并探讨不同因素对其强化效果的影响,得出在pH6~8、温度22℃~30℃、投菌量8%~12%、曝气时间8h~10h条件下,处理效果较好,废水初始COD618.2mg/L、TPH55.12mg/L时,投菌活性污泥系统中其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6%、88%。平均进水COD1500mg/L,TPH88.7mg/L时,其去除率分别为47.5%、50%,与活性污泥系统相比,其去除率分别可提高28%,30%。结果表明,在微生物长期存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时,投菌强化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油页岩废水具有系统能够快速启动,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处理效果明显的优点。利用PCR-DGGE技术对投菌活性污系统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得出该生物强化系统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其微生物条带数量为22条,且石油降解菌的投加,对活性污泥系统本身的微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仍具有其稳定性。
其他文献
金陵,在唐代以前是六个朝代的都城,因其历史地位的特殊,唐代兴起了金陵怀古咏史的风气,主题内蕴融合了历史之悲、一己之悲、时代之悲与生命之悲,留给后世带有感伤艺术特征金
任务-叙事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导和前提、以叙事为指导和执行方式、任务与叙事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进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以叙
软装饰是建筑视觉空间的延伸和发展,软装饰中的“软”是相对于建筑本身的硬结构空间提出的概念。软装饰在室内设计中起到增加空间层次、烘托环境气氛、调节空间情感偏向、创
在翻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中国明朝晚期出现了许多描绘同性恋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与之相应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被当时社会上的大众普遍消费,流传甚广,形成了中国美术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做好工程结算编制工作,如何准确、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加强结算的审核,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对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实现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至关重要
目的系统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2010)、FMJS外文全文数据库(EMCC,1995~2010)、CBM(1995~2010)、CNKI(1995~2010)和VI
恭钊是清中后期重要的蒙古族诗人,历仕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留有诗集《酒五经吟馆诗草》二卷,计诗五百三十五首, 《酒五经吟馆诗余草》一卷,计词四十七阙。恭钊在诗歌
阿来是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发展史里一个重要的存在,他的小说独具特色,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阿来及其创作已成为评论界所热衷的研究对象。相较于阿来作品本身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现
ESP也被称为电子稳定控制程序或者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检测汽车运行状态和减少驱动力损失从而提高汽车稳定性的计算机技术,ESP是在ABS和AS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汽车
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提香(Titian,1489-1576)的艺术成就成为威尼斯画派不可超越的一面旗帜。目前,国内对于专门写提香的理论著作不多,基本上都为零散介绍。系统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