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终结城乡差别发展战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赋予农民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党的十六大以后,各地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部分地区在城乡一体化方面推行了一些政策措施,积累的宝贵的经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也碰到一些突出问题,这些经验和问题都是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值得借鉴和重视的。可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吉林梅河口市为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业化薄弱区域的城乡一体化进行研究:
首先分析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并简述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理论和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理论,为全面认识和理解城乡区域一体化及以此指导梅河口市的一体化实践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分别分析了梅河口市的概况、城乡一体化进程(空间布局,工业反哺农业进程,人口构成和收入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
最后,梅河口市城乡在公共物品供给、义务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极大差距,而这些往往与户籍挂钩,我国一直不断的改革户籍制度,但都是形式,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若要彻底的改变,就需要一个很好的经济条件,为改变“二元”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必须改变“二元”财政结构,所以,需要通过调整财政政策,使社会的财富在再次分配中向农村倾斜,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改变过去财政过度向城市倾斜的状况,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最终逐渐缩小城乡间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薄弱的吉林梅河口市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即有利于对理论的深化,又可以对全国其它工业化薄弱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