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表面活性剂石油烃降解菌降解机制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nesown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开采、运输与贮存过程中的事故性泄漏以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油,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环境中油污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修复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因其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处理彻底,操作简单等特点而倍受重视。 本课题围绕实验室驯化分离筛选自身能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以0<#>柴油为唯—碳源,对2株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生长特性、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能力、柴油降解动力学及表面活性物质成份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细菌的降解条件进行优化。采用ITC法测定降解菌的脱氢酶活性,研究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脱氢酶活性和降解特征。最后通过油污土壤整治模拟试验对这2株细菌进行实际降解应用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株自身能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DS-Ⅰ菌为芽孢杆菌属,DS-Ⅲ为假单胞菌属。以0<#>柴油为唯一碳源,DS-Ⅰ菌和DS-Ⅲ菌在生长过程中均可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使发酵液表面张力显著降低;DS-Ⅰ菌和:DS-Ⅲ菌在11d中分别使发酵液中柴油的质量浓度从46.79mg/L降至16.64mg/L和9.17mg/L,柴油降解速率分别为5.16mg/(L·d)和5.96mg/(L·d)。这2个菌株对柴油的降解能力与它们对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的适应性、菌体疏水性、产表面活性剂能力呈显著的一致性。DS-Ⅲ菌在疏水性、对油的生长适应性、产表面活性剂能力和对柴油的降解速率等方面比DS-Ⅰ菌更好。这2个菌株的在水体中较优降解条件:C/N/P为100:15:1,接种量为10%,初始pH值6.0,最适培养温度30℃。在低浓度油污染水体中(pH=6.5,T=32℃),DS-Ⅲ菌根据柴油的生物转化速率与其浓度拟合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159.16μg/L,最大反应速度V<,max>=11.06μg/(L·d)。脱氢酶活性比细胞生物量更能准确反映菌株对柴油的降解性能。当土壤中含柴油量为10g/100g土时,40d内DS-Ⅰ菌的降解率达到57.70%,比自然条件下的降解率提高了18.58%;DS-Ⅲ菌的降解率达到81.80%,比自然条件下的降解率提高了42.68%,上述结果反映开发具有增溶降解等多功能的生物菌类并寻求在实际应用中的施用技术对石油污染环境修复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溶解性的氯代挥发有机物是环境中的一大类重要的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可通过一些非生物途径进行降解。尽管此类污染物具有较低的疏水性,但进入环境后仍会被大量吸附在天然固体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通过对句容市“十一五”期间的环境现状调查,采用对比和分析,提出句容市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对照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句容市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和主
医院经营管理绩效考核实际上就是借助相应的考核体系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凝聚员工力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为了在医疗行业中占
本研究以沙柳、棉、苎麻及亚麻纤维素为研究材料,并对其进行酸、碱预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预处理试样结晶结构,并利用1H时域核磁共振对重水(D2O)处理前后纤维素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以及吸湿过程中水分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定,建立纤维素结晶区表面吸湿的简单模型,分析吸湿过程中水分在纤维素中分布、存在状态及二者之间的结合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表明,用20%的N
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净化技术及净化材料的研究是当前材料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锰(MnO2),并采用XRD、SEM、FTIR、TG等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表征。分析
南海海域是我国主要的海洋经济区域之一,在该海域有大量的渔业捕捞、航海运输和海上开发活动,同时该海域是热带气象和灾害性海浪的多发海域,导致海上事故频发,海上搜救任务也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市场开发,更多的是企业内部管理.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研发时,也要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因此,一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