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物低剂量和混合暴露是一种普遍的规律。由低剂量混合污染物的累积与联合毒性引起的环境与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硝基苯类化合物是工业化学药品,也是重要的环境化学药品。它们的应用形式不同,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研究它们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从而对实际环境体系复合污染进行评估与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论文以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为指示生物,以对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硝基苯、对甲基硝基苯、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和间硝基苯胺为研究对象,利用测定环境中污染物毒性的微板法进行八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单一毒性及联合毒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八种硝基苯类化合物对青海弧菌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3.71E-04mol/L,7.05E-04 mol/L,5.65E-04 mol/L,1.91E-03mol/L,3.95E-04 mol/L,1.75E-04 mol/L,2.65E-04 mol/L,1.43E-03 mol/L。它们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顺序从大到小排列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对硝基苯酚>对硝基甲苯>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间硝基苯胺>硝基苯。 用Weibull模型对单个化合物的DRC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建立单一化合物的DRC模型。按等体积比、等毒性浓度比和均匀设计配制溶液,测定了它们对青海弧菌的联合毒性,以研究它们的联合毒性规律。利用两个概念浓度加和(CA)与独立作用(IA)对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对发光菌毒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八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联合毒性能用浓度加和来预测,而独立作用则高估了它们的联合毒性。
其他文献
应用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直是化学与生物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综观近年来与蛋白质作用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大多数是一些广泛应用的有机染料或是一些
文蛤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但近年来养殖业出现了许多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纤溶酶和组织蛋白酶L等在动物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软而湿的材料,水凝胶在组织工程、生物医药、保水材料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化学交联水凝胶缺乏有效的能量耗散机制,导致水凝胶脆弱易碎,并且缺乏一些功能性的应用。因此,开发高强度的且具有功能性应用的水凝胶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在制备疏水缔合水凝胶的基础上,分别将聚丙烯酸丁酯乳液粒子和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引入到水凝胶之中,制备得到了高强度的粒子增韧水凝胶,并且考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