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f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它不仅仅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同时也需要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引导。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加强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不但是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于高等学校的要求。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甚多,研究的范围也比较广。本论文主要是从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公德意识和权益意识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剖析,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大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认识、理解,进而挖掘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但对其理解仍有偏颇;公德意识浓厚,但易受其它因素干扰;维权意识提升,但权益保障相对落后。对于所存在问题的原因的探索中,可以发现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些灰色文化的侵袭等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以致于导致生命意识的缺失,公德意识的淡漠,一些应有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在问题的解决中,作为学校要在理念上和方向上予以把握,做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有机协调。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进行挖掘,借鉴他国相关教育的成功经验,营造良好氛围,并建立起一套新的、合理的评价机制。   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关系到新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当代大学生有才更要有德,要勇担社会的责任,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知觉流畅性指的是个体对刺激进行加工容易程度的一种主观体验。知觉流畅性随知觉产生而出现,处于意识知觉的边缘。除非个人直接评估这种知觉感受,否则不会处于注意的中心。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