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3098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人们思想与行为的根本准则。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于价值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看法,或者说是人们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本文即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着大学生本身的价值态度、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价值判断、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创新,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代表的微媒体正以各种“微”传播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势不可挡之势,逐渐渗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微媒体在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多种途径和便利条件的同时,其所传播的各种不良信息,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科学价值观的塑造提出了严峻挑战,并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当前,大学生价值观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价值观教育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而艰巨。当今时代是网络新媒体普及的时代,是沟通交流分众化、扁平化的时代。身处这样的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借助当前的网络文化逐渐在受众中升温,受到大众的追捧和喜爱,尤其是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意识、价值判断、价值评价、价值态度与价值选择等价值观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平台,其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而当越来越多的商业化、娱乐化的信息渗入微博、微信之中,作为微媒体的频繁使用者和接触者,大学生群体在使用和接触微媒体的过程中,虽然可以丰富其眼界,拓宽知识面,但是微媒体这一平台及其所传播的信息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教育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微媒体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作用,规避甚而抵消其消极影响,是国家、社会、个人各方面都应该给予关注和重视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人才,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加强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显得愈加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微媒体的信息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微媒体的积极作用,探索可行路径切实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价值观变迁与微媒体时代具有相依共振性、与微媒体对其自身觉醒的影响程度交相辉映。在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正逐渐适应微媒体在其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微媒体”,而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并借助微媒体实现自身价值观塑造。“微媒体”具有隐蔽性、传播性等特点,在发挥其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价值观塑造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本文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与途径。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重点问题和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第二章,进行相关核心概念界定。分析微媒体的基本内涵、特征等,界定价值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厘清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含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等,为之后的章节做好基本的理论准备。要具体清晰地对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首先要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和概念问题,对相关关键词和概念进行相应的学理审思和意义界定,剖析微媒体、价值和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等一些基本概念,分条缕析地对媒体、微媒体、价值、价值观、价值观念和价值观教育等核心概念进行简要的界定和学理审思。第三章,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教育相关内容。阐述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结构、分类、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概括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途径及载体;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及面临的诸多挑战入手,简要阐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第四章,微媒体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在关联性。从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体与客体、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主要依托形式三大方面进行微媒体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关联性探索。阐述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微博、微信为例分析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两大依托形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顺利推进,载体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依托于一定的载体、工具和途径,在微媒体的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才可以贯彻实施。而通常,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需要一定的平台、工具和载体进行促进。在信息时代,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即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网络传媒载体。本章即探索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第五章,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研究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教育影响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为下一章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的探索提供现实参考。从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目的、调查的主要内容来进行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设计;分析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基本状况,探索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第六章,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其成因。分别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索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的影响;分析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第七章,探索微媒体视角下塑造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结合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微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的频率、现状的调研及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的影响的基础上,在充分阐释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系统分析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所发生的变化的基础上,对如何运用微媒体做好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构建工作和如何积极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索出有效途径。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需要通过各方力量发挥协同作用,引导微媒体正能量信息的传播,遏制不良信息的扩散,以促使大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本章主要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微媒体承载内容与形式、大学生内化核心价值观为其信仰、积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健全网络管理和媒介伦理制度几个方面进行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探索。在数据化时代,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微媒体是大学生接触信息和表达自我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教育会产生诸多影响。同时,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载体。在相关核心概念简述及主要观点阐述的基础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微媒体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关联性的探索。阐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微媒体环境,分析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重要载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以微博、微信为分析案例,探索了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形式;第二,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实现路径的探索,针对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状况,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协同各方力量,以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建国以来中苏教育关系的研究是我国对外教育交流史的一个薄弱环节。最近2 0多年,研究者对中苏教育交流的途径、交流影响及反思角度对建国初期的苏联教育专家、留苏学生、院系
在分析我国蔬菜产业生产水平、出口贸易、科技含量、种植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蔬菜产业中存在的蔬菜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集约化程度低、加工水平落后、市场机制不完
近年来,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在不确定性知识表示与概率推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BN结构学习是BN推理中的重要问题.然而,在当前BN结构的2阶段混合学
以南京市74个主要乡村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以去哪儿网、携程网、大众点评网的游客网络关注数据为样本,运用网络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游客网络关注度测算模型,结合耦合协调度
<正> 河口湾是河流终止于大陆前缘的半围圈的海域,河水和海水分别从河口湾的两端注入并混合为冲淡水。河口湾通常是由于冰后期海面上涨被海水淹没的河流下游部分。伶仃洋就是
乌鲁木齐市是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半封闭的地形条件和逆温层的存在及近半年的供暖,加重了市区大气污染程度。要改善大气质量,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城市绿化是必不可
乱弹是中国传统地方戏一大剧种。浦江乱弹起源历史悠久,唱腔颇具特色,在江浙皖闽赣一带乱弹中最有代表性。本文主要对浦江乱弹的价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
1例37岁女性患者,以"左乳癌术后1月"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为左乳侵润性导管癌术后,经评价无化疗禁忌,制定行术后辅助化疗,化疗后行内分泌治疗方案。予以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化
<正> 我常翻看莱辛的《汉堡剧评》。这本出现在18世纪的德国名著,受到当代和后世好多伟大作家和理论家的瞩目。席勒就按捺不住诗人的激情致书歌德称赞莱辛:“毫无疑问,在他那
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物理教育课程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 标,应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本文主要介绍了物理学史教育在中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