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得到普遍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随之增长,并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以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河北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问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迅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并呈群体性特征,严重地影响着国家提出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收入分配改革目标的实现,制约了河北省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二元户籍制度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本质原因。二元户籍制度事实上赋予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两个不同身份,明显分成了两个不同阶层。在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村居民在完全尽到应尽义务的同时却没有平等的享受到理应享受的“发展的果实”,城市居民凭借其户籍优势却享受更多权利及福利。这便是造就了社会结构的分裂和平行运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经济发展极为缓慢,农民生活水平处于停滞状态,文化水平低导致农村的贫困和农村居民的思想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意识不到向城镇转移发展,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严重影响了我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下,经济水平本就落后的农村把最初的原始积累奉献给了工业化的发展,农业这一最基本,最传统的经济形式为工业化、城市化的高积累提供了成本,农民为此放弃了最初的应得收入,农业的发展被严重阻滞,处于停止状态。由于国家提出的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策略,农村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拉开距离,影响了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之所以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策略,是当时特定环境决定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资源严重缺乏,只能通过农业积累原始资本,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形式,支持农业发展。这是不顾资源约束而实行的赶超战略,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缓慢,工业农业比例失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的?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河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居民收入、消费、基尼系数及恩格尔系数等方面说明了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并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说明。基于此,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统计指标,对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后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笔者对解决问题的路径做了思考。全文主要分三个大的内容,首先是对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有关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理论的相关综述,为接下来问题的提出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是以实证的形式,着重分析了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包括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的分析,揭示了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中的不足及危害,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确定了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解决的目标,并据此提出了笔者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