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纳米混凝土基本性能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是当今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混凝土结构在高层、高耸、大跨、特殊使用条件和严酷的环境(如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底隧道、核设施及航天工程)应用的深入,对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工程实际对混凝土高性能的需求,需要改善混凝土材料性能,制备出较好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本文采用微细观双重复合化手段,将纤维和纳米材料(纳米CaCO3和纳米SiO2)同时掺入混凝土中,研究纤维纳米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并利用微观测试方法对其进行微观物相分析,从微观层次上分析和讨论其宏观试验结果;探讨纤维、纳米材料对纤维纳米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以及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随纤维、纳米材料掺量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其理论计算模型和公式。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通过对13个不同配合比纤维纳米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试验,系统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纳米CaCO3掺量、纳米SiO2掺量和水胶比等因素对纤维纳米混凝土试件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钢纤维掺量增加,纤维纳米混凝土坍落度逐渐减小,掺量增大到1.5%时,降幅达到37.5%;随纳米CaCO3掺量增加,坍落度先增加后减小,初凝时间逐渐缩短,终凝时间变化不显著;随纳米SiO2掺量增加,拌合物坍落度快速降低,初凝终凝时间缩短;随水胶比增大,坍落度快速增大,初凝终凝时间迅速延长。   (2)通过117个150×150×150mm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117个150×150×150mm立方体试件的劈拉强度试验、39个150×150×150mm立方体试件的劈拉.变形试验、117个100×100×400mm小梁的抗弯强度试验、39个100×100×400mm小梁的抗弯.变形试验及39个150×150×300mm棱柱体试件轴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系统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纳米CaCO3掺量、纳米SiO2掺量和水胶比等因素对纤维纳米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纳米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呈增大趋势,早期劈拉强度增幅达30.6%,试件的荷载一挠度曲线愈加丰满,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形能力提高;纳米CaCO3和纳米SiO2掺量在0‰-1%范围,随掺量增加,纤维纳米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呈增大趋势,塑性变形性能提高,当掺量达到2%时,p-δ曲线下包围的面积减小,塑性变形能力降低,但仍高于不掺纳米材料对比组;随水胶比增大,纤维纳米混凝土试件各龄期承载力均明显下降,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及降低、塑性变形能力有所改善,抗弯极限荷载和极限变形呈减小趋势,韧性和延性降低。   (3)系统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纳米材料掺量、水胶比和龄期等因素对纤维纳米混凝土试件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及抗折强度与龄期的对数成正比例关系;建立了纤维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及抗折强度与龄期、钢纤维体积率、纳米CaCO3掺量、纳米SiO2掺量及水胶比的数学关系模型。   (4)通过对纤维纳米混凝土水泥石基体的扫描电镜微观形貌观测,从微观层次上分析了纳米材料对纤维纳米混凝土试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aCO3对C3S水化起到晶核作用,促进C3S水化,其对混凝土基体的改善在于对C3S水化的促进作用和微填充效应;纳米SiO2的“晶核作用”可减小水泥石中板状C-H晶体的数量和尺寸。
其他文献
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具有许多优点,施工工艺也已相当成熟,对它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然而如何评价地基的加固效果、较为准确地预仙其固结变形,一直是理论分析及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建筑形式逐步向大尺寸、大空间结构发展,超长混凝土结构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建设中,超长混凝土结
钢结构以独特的优点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耐火性差的特性也非常突出。高温下钢梁的力学性能与常温下完全不同,主要是钢材强度和刚度的显著下降。火灾下钢结构可能发
斜腿刚构桥是中等跨径桥梁中有较强竞争力的桥型之一,其关键设计参数,静、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是工程应用中非常关心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开展了如下研究
经济的高速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水体富营养化是国内外水系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意味着水质恶化,继而引发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恶化循环,甚至直接威胁
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新型节能减排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工程实践中。然而,水源热泵机组-地源热泵系统使用会引起地面沉降,严重威胁到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主要产煤地区掀起了一轮新的建井高潮。但西部地区矿井井筒主要穿越的是白垩系地层,第四系表土层一般不超过30m。至今为止,由于对白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液化的概念、液化机理、影响因素、判定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而针对国内外可液化土层治理的研究理论成果进行综合论述,重点介绍了能量理论、突变理论
斜拉桥的桥型美观、跨越能力强,并且施工也很方便,因此自出现以后就在桥梁建设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大,非线性问题已经成为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前大型不规则复杂建筑已经成为发展最迅速、最活跃、最具特色的建筑类型之一。但是由于常规设计未考虑结构的施工荷载以及结构成型过程中位移与应力的变化规律,这必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