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管改革背景下落实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的法治对策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g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开始施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下文简称环保直管改革)拉开了序幕。《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由省级环保部门上收环境监测监察职能,并将环境执法职能重心下移,这些都将带来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的变化。同年,环保部发布了文章《直管不是把责任带走,地方政府环保属地责任不能弱化》,并在文章中强调了直管改革后地方政府环保属地责任落实的重要性。本文以环保直管改革为背景,通过研究发现,直管改革实施以后,环保机构的职能分化在不断加强,而地方政府环保属地责任却在不断被强调,这些都将带来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的变化,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的落实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体制上,地方政府环保事权及其支出责任划分还不够不科学、不规范,地方政府环保责任出现同质化现象,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范围也模糊不清,落实地方政府环保属地责任的财力困难也会被加剧。在机制上,地方政府环保责任追责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地方政府环保属地责任落空。当前的环保考核评价制度还不够完善,地方环保执法的有效性也受到地方利益的制约,地方政府环保监测系统暂不健全,地方政府环保机构也会出现职能不足的现象。在监督上,地方人民的环保诉求难以有效回应,省以下环境检测监察直管机构与中央环境督察的协调还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说明了对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的落实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对落实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的法治对策的提出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本文通过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下地方政府环保责任落实的现状进行分析,探寻环保直管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环保责任落实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针对省以下环保直管体系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监督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法治对策,明确环保直管改革后续推进应在体制上科学规范划分各级政府的环保事权及其支出责任,在机制上有效配置各级政府环保监测执法机构,在监督上完善刚性追责的手段办法,从而保障地方政府环保属地责任的有效落实。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各生育期阶段棉田面积提取算法优选。本研究以南疆阿拉尔垦区Landsat 8系列多时相遥感图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ENVI对遥感影像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对影像进行掩膜提取。而后分别利用最大似然、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等算法并结合参数调节手段,分别对四个生育期影像的棉田面积进行提取,并对精度误差加以比较。结果显示,最大似然算法在棉花苗期、蕾期和吐絮期可以获得最好的计算精度,误差比分别为:
梯田是山区农民为解决生计问题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田块,是我国丘陵山区分布广泛的古老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极大限度地利用丘陵坡地的土地资源以增加耕作面积。南平市、宁德市、三明市和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北山区,是福建省梯田的主要分布区。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不同,农户间分化出的不同类型的异质性农户。异质性农户之间的梯田利用方式和效率具有不同的规律性。梯田利用效率不仅关系到多人口地区的食物来
随着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相机向高分辨率和轻量化发展。空间相机随卫星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承受正弦和随机振动,振动引起的空间相机结构变形与微应力会造成光学元件产生失调与面形误差,影响在轨成像质量。因此研究发射主动段空间光学相机减振技术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结合国家型号项目,针对0.8米分辨率、质量25kg同轴两反面阵视频成像空间相机进行减振系统研究,并且采用金属橡胶和硅橡胶进行空间
学位
学位
陕北黄土区山地枣林存在大量撂荒的现象,为明确不同撂荒年限下山地枣林土壤质量,从而为今后研究区山地低效枣林改造、撂荒枣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本研究通过对研究区撂荒1 a、3 a、6 a、10 a、15 a、20 a山地枣林及撂荒草地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揭示不同撂荒年限山地枣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等指标对撂荒年限的响应,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不同撂荒年限土壤质量进行综合
锂电池表面的丝网印刷质量为重要生产指标之一。基于人工目视的检测效率无法满足印刷企业大批量生产需求,传统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不能适应锂电池在传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轻微偏移现象,导致丝网印刷缺陷检测准确率降低。目前,利用深度学习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优势,是印刷工业体系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将锂电池丝网印刷缺陷作为研究对象,以印刷缺陷视觉检测涉及到的图像预处理、图像配准以及缺陷分割为切入点,引入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