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C4ELI合金作为一种中强高韧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如深潜器的耐压壳体等。由于深潜器在上浮下潜过程中主要承受海水的交变压力,对其低周疲劳性能要求比较苛刻。因此,本文对双态组织TC4ELI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其不同循环应变幅下的疲劳寿命、循环应变应力响应和疲劳后微观组织形貌观察与分析,阐明双态组织TC4ELI合金的低周疲劳损伤机制,旨在为该合金的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对TC4ELI合金分别在0.5%、0.6%、0.7%、0.8%、0.9%,1.0%循环应变幅的疲劳试验中发现,随着循环应变幅增大,塑性应变能逐渐增大,疲劳寿命逐渐减小。基于Coffin-Manson模型对疲劳寿命和塑性应变幅进行拟合,发现塑性应变幅和疲劳寿命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展现出双线性特征。通过对其应力-循环响应曲线分析发现,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材料逐渐软化,并且随着循环应变幅的增大,循环软化程度增大。此外,通过对滞后回环进行摩擦应力和背应力的分解可知,在高循环应变幅下的循环软化行为主要是由于摩擦应力和背应力共同软化导致的,而低循环应变幅下的循环饱和和轻微软化是由于背应力的硬化和摩擦应力软化相互抵消的结果。通过对双态组织TC4ELI合金在0.5%、0.7%和1.0%循环应变幅下的疲劳断口进行观察发现,疲劳断裂均可分为裂纹萌生,裂纹扩展,裂纹失稳断裂三个阶段。虽然在应变幅为0.5%,0.7%,1.0%下,裂纹源均位于试样表面,但是随着循环应变幅的增加,其试样表面裂纹源的数量逐渐增加,并且疲劳瞬断区面积所占比例增大,裂纹扩展区所占面积比例相应减小。通过EBSD和TEM对不同应变幅下疲劳断口所取试样分析得出,在低应变幅下,试样部分晶粒已经发生塑性变形,在高应变幅(1.0%)下,试样背应力的软化跟晶粒之间的变形趋于均匀化、β相的破坏、多滑移的出现有关;在较低应变幅(0.5%)下试样的背应力硬化是由于位错塞积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