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世界的面貌和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大意识形态对立的冷战局面已经结束,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方兴未艾。中国已宣布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并且己正式加入WTO,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接和交往已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研究纲领或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纲领或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因此对这两大纲领或传统的主要内容或硬核应该做一个比较研究。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纲领或传统的形成,它的硬核的内容,它与西方主流派经济学研究纲领或传统的异同比较,来说明它的现实意义,特别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本文第1章主要阐明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传统或经济学研究纲领是在其经济学和哲学的互动研究中形成的,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也是在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研究中形成的。第2章主要阐明历史上没有无哲学导引的经济学,西方的古典经济学体系、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和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体系都是以一定的哲学导引作为其经济假设前提的。宣布要摆脱哲学导引的新古典经济学所孜孜以求的实证经济学本身就是在19世纪孔德所创立的实证哲学的导引下形成的。第3章阐明此后西方主流派经济学又经历了马赫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并且由坚持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转向波普尔主义的证伪原则,又由波普尔主义的证伪原则转向后波普尔主义特别是拉卡托斯的精微的证伪主义原则。西方学者格拉斯和约翰逊根据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表明的研究纲领的硬核不易改变,可以通过调整辅助性假设保护带的方法来加以维护和发展的学说,对西方主流派的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和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内容作了比较客观的陈述,他们的陈述是以对两大纲领硬核关于人、理性、产权、市场和社会史观的对比分析来进行的。本文认为格拉斯和约翰逊的陈述是客观的,对其所作的对比分析也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却不同意他们为了对照分析的方便,把两大纲领的硬核内容的逻辑顺序也一致起来加以说明。本文试图不再从人—理性—产权—市场—社会史观的逻辑顺序来分析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纲领硬核的内容, 而是沿着唯物史观一巾场经济一产权问题一社会的人即现实的人,而 不是抽象的不变的理性的人的顺序来分析其硬核的内容。这样做并不 妨碍我们对两大纲领硬核内容作比较研究,还会使我们对我国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理论框架和逻辑架构。 本文的第4章就是根据这样一个理论框架和逻辑架构来说明马克思经 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或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的主要内容对中 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现代意义的。第4章主要阐述了唯物史 观与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定位, 社会主义制度下产权问题的社会历史分析,人的社会本性和人的个性 的全面自由发展。其中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化、组织形式和实现 形式,对经济学研究中的人本错位、人的失落和重新寻求,对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应自觉考虑人的本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并把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做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追求的终极关怀等问题, 都提出了自己的鲜明的看法,也惜鉴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新近研究成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