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的现代意义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NI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世界的面貌和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大意识形态对立的冷战局面已经结束,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方兴未艾。中国已宣布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并且己正式加入WTO,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接和交往已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研究纲领或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纲领或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因此对这两大纲领或传统的主要内容或硬核应该做一个比较研究。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纲领或传统的形成,它的硬核的内容,它与西方主流派经济学研究纲领或传统的异同比较,来说明它的现实意义,特别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本文第1章主要阐明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传统或经济学研究纲领是在其经济学和哲学的互动研究中形成的,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也是在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研究中形成的。第2章主要阐明历史上没有无哲学导引的经济学,西方的古典经济学体系、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和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体系都是以一定的哲学导引作为其经济假设前提的。宣布要摆脱哲学导引的新古典经济学所孜孜以求的实证经济学本身就是在19世纪孔德所创立的实证哲学的导引下形成的。第3章阐明此后西方主流派经济学又经历了马赫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并且由坚持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转向波普尔主义的证伪原则,又由波普尔主义的证伪原则转向后波普尔主义特别是拉卡托斯的精微的证伪主义原则。西方学者格拉斯和约翰逊根据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表明的研究纲领的硬核不易改变,可以通过调整辅助性假设保护带的方法来加以维护和发展的学说,对西方主流派的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和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内容作了比较客观的陈述,他们的陈述是以对两大纲领硬核关于人、理性、产权、市场和社会史观的对比分析来进行的。本文认为格拉斯和约翰逊的陈述是客观的,对其所作的对比分析也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却不同意他们为了对照分析的方便,把两大纲领的硬核内容的逻辑顺序也一致起来加以说明。本文试图不再从人—理性—产权—市场—社会史观的逻辑顺序来分析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纲领硬核的内容, 而是沿着唯物史观一巾场经济一产权问题一社会的人即现实的人,而 不是抽象的不变的理性的人的顺序来分析其硬核的内容。这样做并不 妨碍我们对两大纲领硬核内容作比较研究,还会使我们对我国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理论框架和逻辑架构。 本文的第4章就是根据这样一个理论框架和逻辑架构来说明马克思经 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或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的主要内容对中 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现代意义的。第4章主要阐述了唯物史 观与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定位, 社会主义制度下产权问题的社会历史分析,人的社会本性和人的个性 的全面自由发展。其中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化、组织形式和实现 形式,对经济学研究中的人本错位、人的失落和重新寻求,对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应自觉考虑人的本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并把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做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追求的终极关怀等问题, 都提出了自己的鲜明的看法,也惜鉴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新近研究成 果。
其他文献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下扬子分区,区内晚石炭世地层出露良好,发育齐全,分布广泛。晚石炭世包括黄龙组和船山组下部,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发育极少。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镜下鉴定,共识别
本文将重点讨论科技馆特效影院主题教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在案例分析中阐述活动开展的基本模式等。
经济学上一直认为只存在两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分别是市场与政府。但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兴起之后,关系网络、社会资本被纳入到资源获得的解释范畴。于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钢铁产能过剩,钢企利润下降,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更加深了钢铁企业的困境。我国钢企产能过剩尤为严重,近来不少钢企亏损甚至破产。河北钢铁集团却在困境中
人、气候、建筑三者的关系是人类—个永恒的话题。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拓宽了理性的设计思路,提高了建筑设计中逻辑思维的含量。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从人、气候、建筑三者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公共支出是一个重要因素。对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实现公共支出结构优化、提高公共支出效益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伴随知识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推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个无商品、无货币、无市场的社会。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从反对任何形式的计划经济的角度否定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宏观经济周期监测,是对宏观经济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判断。通过对表征经济活动过程和现状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的监督和量测,对经济活动未来可能发生的转折和重大变化提出警报。
资源产业是处于社会与自然界毗邻的产业,被称为“零次产业”或“前一次产业”,其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准备物质基础,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我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因此,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