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与PCR酶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比较分析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与酶免PCR(RT-PCR)法检测血清中HCV RN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第三代抗-HCV试剂盒检测抗-HCV阳性的血清标本1062份,其中481份采用RT-PCR法检测HCV-RNA,465份采用FQ-PCR法检测HCV-RNA;另有116份同时用两种PCR法检测HCV-RNA。 结果 RT-PCR法检测HCV-RNA阳性率为49.90%(240/481),FQ-PCR阳性率为62.58%(291/465),定量范围在10~3~10~8拷贝/ml,两种PCR法检测HCV-R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P<0.001)。同时用两种PCR法检测116份,RT-PCR法阳性率为49.14%(57/116),FQ-PCR法阳性率为65.22%(76/116),两种PCR法检测阳性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FQ-PCR法检测的HCV-RNA阴性40例中RT-PCR法检测出4例阳性,两者相符合率为94.12%。 结论 FQ-PCR法检测HCV-RNA特异性较RT-PCR法高,但RT-PCR法的敏感性高于FQ-PCR法,FQ-PCR法检测阴性结果不能排除HCV-RNA阳性的可能性,应进一步提高FQ-PCR法的最低检测范围。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菘蓝四种有效成分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_3)、抗腺病毒(AdV)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以病毒唑为对照,在微量细胞培养板上,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比色法、空斑试验检测细胞活性和病毒抑制率,检测病毒的滴度,用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病毒核酸含量,将四种有效成分配伍组合进行研究,以探讨该药抗病毒作用及机制。 结果: 1、菘蓝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