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的组合数值积分方法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将结构的一些关键部位作为试验子结构,用显式数值积分方法进行大比例甚至是足尺试验,将剩余部位作为计算子结构,用隐式数值积分方法进行计算机模拟。该方法在试验上不仅降低了试验费用,而且采用大比例或足尺试验更能真实地反映结构的抗震性能;在使用的算法选择上将无需迭代的显式数值积分方法和无条件稳定的隐式数值积分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的显式-隐式数值积分方法,即组合数值积分方法。目前已有的组合数值积分方法有CD-Newmark法、PC-Newmark法和α-OS法等,但对其它组合数值积分方法研究甚少。CD-Newmark法采用的是组合数值积分方法原理, M. Nakashima发现CD-Newmark法存在对时间步长要求较高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首先将CD-Newmark法的隐式部分,Newmark-β法的参数修正,形成修正CD-Newmark法;其次将显式的中心差分法(CDM)和隐式的Wilson-θ法组合提出CD-Wilson θ法。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修正了已有的组合数值积分方法CD-Newmark法,形成修正CD-Newmark法,研究其稳定性和精度,通过计算推导得到稳定性和精度较好的参量取值范围,解决了未修正的CD-Newmark法稳定性条件中时间步长取值要求严格的问题。(2)为了寻求稳定性更好的组合数值积分方法,本文提出CD-Wilson θ法,研究该组合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度,在研究中对Wilson-θ法进行一定的修正,使Wilson-θ法更适合于这种组合方法,得到比修正CD-Newmark法更好的稳定性条件。(3)通过MATLAB编程在算例中的计算与CD-Newmark法对比验证了本文得到的修正CD-Newmark法和CD-Wilson θ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修正CD-Newmark法和CD-Wilson θ法的稳定性不仅都优于CD-Newmark法,而且CD-Wilson θ法的稳稳定性范围比修正CD-Newmark法大。
其他文献
风电产业持续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装机量的增长是的薄壁圆形风力发电机塔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风力发电机塔筒在使用过程中以承受侧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为主,竖向荷载所占比
降雨和渗流是诱发土质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本文依托竹山县上庸镇鳌鱼沟移民区填土边坡的现场勘测信息,分析了边坡在自重、水库蓄水、不同水位和水位变化等不同渗流情况下的稳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改造、建筑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但对其阻尼性能的研究甚少。当前,结构的风振、地震反应的弹塑性分析日益广泛,材料与结构阻尼的合理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为了加快推进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作结构性材料,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阻尼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对再生粗骨料和天然粗骨料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物理力学性能
随着我国高扬程输水管线工程日益增多,利用计算机对管路运行状况进行动态模拟,确定停泵水锤的危害并提出有效的水锤防护措施,是保障输水管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可靠的水泵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钢框架结构在局部小室火灾升降温作用全过程结构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抗火设计和灾后加固建议。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
风能作为洁净的能量来源,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随着时代的进步,风力发电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塔架作为风力发电机主要的承重构件,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风力发电机塔筒承
高土石坝的边坡稳定是岩土力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近年来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由于其不需预设滑裂面和精确计算内力等优点,已经成为高坝稳定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大型通
矿渣微粉用于水泥及混凝土工程中,对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都有显著的提升。矿渣作为工业废弃物其循环利用不仅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因水泥生产而带来
对于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钢纤维的加入,使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在轻质高强的性能上又增加了其抗裂性、韧性,使之更能符合新型建筑材料的要求。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通过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方法的绝对体积法,参考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采用钢纤维替代粗骨料的计算方法对自密轻骨料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和相关的试验研究。本文采用试验的方法配制出满足自密实性能的自密实钢纤维全轻混凝
钢结构在我国多层民用住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带有填充墙的钢框架结构。近年来国内外多次中大型地震造成的影响表明,在地震中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