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学段,也是进入大学之前不可缺少的学习阶段,是连接大学和初中的枢纽,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在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才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在21世纪的迅猛发展,尤其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教材教法和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改革已全面启动,2003年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及开始试行,赋予了高中体育教学以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冲击力。高中体育教育是我国高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基础,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我国正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我国教育呈现出总体的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因而,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造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本研究通过以新课程改革后延安市高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高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延安市高中的体育教学经费划拨情况较好,但投入体育教学的经费相对太少,主要用于特长生的训练器材、体育比赛和训练的经费。场地设施维护、更新费用较少,场地质量较差,球类器材严重不足,难以保障基本的教学。其中延安市城区内高高中与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高中,场地设施、经费投入、师资配比上好于其他高中。2延安市高中体育教师配备标准还未达到国家的要求;教师的年龄结构较合理,主要以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占到体育教师总数的89.4%。教师教龄结构分布合理,教龄在10年及10年以下和10年以上的教师比例约为1:1。师发表论文较多,但是水平和质量不高,而且有部分教师甚至是让人代写,为了评职称而发表论文。延安市高中体育教师在外出培训和学习的人数机会较少,这样会造成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技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与提高,同时也掌握不到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前沿性的知识,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4延安市高中体育教学机构设置较为健全,但监督机制不完善。体育课开课情况还未达到国家要求,体育教材选用情况不乐观,60%的学校没有选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延安市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还是不错的,总体了解程度达到82.1%。5延安市高中学生喜欢但不愿意参加体育课的的占63.2%。大多学生对体育学习都有比较明确的动机,选择的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占85.6%。延安市高中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场地设施、组织形式、评价体系满意度不高,特别是考核评价体系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6延安市高中体育教学中开设的运动项目以篮球、足球、健美操等项目为主,特别是篮球开设的较为广泛,但多都是室外场地。新兴项目需求强烈,但师资和硬件条件有限,难以达到开设要求。影响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的因素主要是领导不够重视,体育课程地位低,投入经费不足排在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