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渭河流域占据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是西北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但在遭受大范围暴雨极易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防洪任务相当严峻。20世纪60年代以来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针对这一问题,亟需分析降雨径流关系,确定适合该流域的产汇流机制,为建立洪水预报系统、进行流域防洪和水资源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采用成熟的新安江模型和陕北模型,针对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渭河咸阳以上流域的实测水文气象资料,进行了模型参数调试,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渭河流域适用新安江模型的结论。本文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知识,基于渭河流域的DEM,划分了子流域,以蓄满产流为基础,构建了准分布式的松散结构的“流域—河流”水文模型。将基本流域水文模型和河道洪水演算方法结合在一起,较好地解决了大流域的降雨径流计算问题,为建立渭河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奠定了初步的模型基础。本文还将所建立的模型用于分析人类活动对渭河流域洪水的影响,得到了有说服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