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脚墟场交换行为的理性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坡脚墟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市场,兴起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村,有着它独特的运行方式,与大中城市的市场运行更多地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同,坡脚市场的运行除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外,更多地与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持着重要联系,并受其影响。本文以龙山县坡脚墟场为个案,综合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通过对墟场的变迁,墟场交换主客体,特别是对墟场交换行为理性分析,力图揭示隐藏在交换行为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文章重点从交换过程、交换权利的体现和交易风险的规避三方面对坡脚墟场交换行为的经济理性进行阐述。追求利益的“经济人”假设是具备经济理性的人类行为之不可动摇的前提假设,,同样,在坡脚墟场的经济交换中,无不渗透着经济理性的因子。但交换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在“讨价还价”中以及交换过程中都体现了村民对非经济利益的权衡,经济过程绝非冷冰冰计算的合理性,它总是沉浸在文化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此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并凝结出共同的社会价值目标,激励着该共同体成员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总的来说,乡村墟场从本质意义上,无非“是一种创造交换环境的制度复合体”。墟场交换行为并不只是经济性的交往,它总是融合在一定的民俗文化的大环境中,在与其他的文化要素的交互影响中体现自己的作用。
其他文献
权力体现着在关系角色之间的不对等状态,反映着“力”的不均衡分布,是在一组关系中具有力量指向性的概念,强调某个角色如何相对于其他角色具有优势,从而使之能够影响与控制他者。
实验室是进行试验的关键场所,其所检验的数据等内容对于之后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实验室的环境对于实验的结果作用明显,对其进行温度、湿度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
本文以杭州市某蔬菜批发市场的都市菜贩为例,实地研究都市菜贩的日常经营活动,以过程性的分析视角详细探析都市菜贩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运用与建构社会网络的过程。发现:一方面,都
经济人类学的研究启示我们,人类经济行为的背后隐含着文化、社会的意涵。作为交换物的“商品”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现实需求,而且成为不同人群互动的重要媒介,物被赋予了生命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