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GHz双模毫米波雷达接收前端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米波技术具有探测精度高和对非导体材料穿透能力强的优点,在超高速通信、高精度雷达探测、无源成像、医疗、交通等重要领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毫米波雷达可用于对运动物体检测、定位以及成像,且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小,结合低成本、高集成度的CMOS技术,近年来广受关注。本文聚焦于24 GHz双模毫米波雷达,基于55 nm CMOS工艺,完成24 GHz高性能双模(FMCW/Doppler)毫米波雷达接收前端的设计与流片,可用于消费类产品的自动化和交互,并对芯片进行测试和后续改进,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完成了24 GHz双模毫米波雷达接收前端关键技术研究。24 GHz FMCW/Doppler双模毫米波雷达芯片集成两种雷达制式,FMCW制式发射线性扫频信号,实现对目标物速度、距离和角度的测量,测量精细;Doppler制式只发射一个单频点信号,获取速度信息,后续数字信号处理简单,在探测物体实时运动状态时很有优势。针对24 GHz FMCW/Doppler双模雷达芯片在存在TX~RX泄漏情况下,超低IF处的噪声问题,从射频路径、本振路径以及混频器开关管自身噪声多个维度进行了接收前端闪烁噪声贡献机制的分析,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RF path闪烁噪声上混频,LO path闪烁噪声上混频,泄漏导致开关管中额外的DC电流。此外,重点分析了由于在扫频范围内接收前端的增益波动和发射前端输出功率的不平坦对信号质量的影响,主要包括低频干扰以及有用信号的调幅边带干扰。二、完成了24 GHz双模毫米波雷达接收前端电路设计。为了解决24 GHz双模雷达接收前端极低IF处的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维度噪声优化策略。对于射频路径,使用一级共源加源退电感结构,跨接中和电容,源退电感引入使得射频路径等效跨导减小,噪声电流减少2w0 Cg sRs倍。对于本振路径,采用Mixer-Like思想设计低闪烁噪声贡献buffer电路,LO信号输入管可等效为Mixer开关管,其闪烁噪声开态时自循环,关态不贡献,尾管贡献少量闪烁噪声。仿真表明,Mixer-Like Buffer噪声贡献占比仅为6%,显著改善LO路径噪声。对于混频器,使用无源结构并结合8bit R2R结构DAC提供最优偏置,在不同的PVT条件下能获得最优噪声偏置,且鲁棒性高。三、完成了24 GHz双模毫米波雷达芯片的流片和测试。上述芯片基于55 nm CMOS工艺设计和流片,单通道RX面积为0.78 mm*0.89 mm,芯片测试结果表明:片上集成LDO提供1.2 V电源电压,接收前端功耗为30 m W。S1112 d B@23~24.6 GHz,在LO为23 GHz、23.72 GHz及24.2GHz三个频点时,NF均小于13 d B@8.3 k Hz~166 k Hz。FMCW模式,TX打开有TX~RX泄漏,CGmax=17.46 d B@24.32 GHz,CG>12 d B@23~24.6 GHz,在LO为23 GHz、23.72 GHz及24.2 GHz三个频点时,NF均小于19 d B@8.3 k Hz~166k Hz。Doppler模式TX关闭,CG=18.85 d B@24.125 GHz,NFmin=9.2 d B@400 Hz。TX打开,CG=18.27 d B@24.125 GHz,NFmin=23.67 d B@900 Hz。四、完成了24 GHz双模毫米波雷达芯片的改进设计。结合第一版24 GHz双模雷达接收前端的设计经验和测试结果,进一步完成了可实现更高距离分辨率的24~26.5 GHz宽带双模毫米波雷达接收前端设计。为提高毫米波频段输入匹配网络的设计准确度及实现宽带匹配,采用了基于CPW和Bondwire的宽带输入匹配设计,通过HFSS对CPW和Bondwire进行建模,联合片上巴伦完成宽带匹配。为了减少由于接收前端电路增益波动对信号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变容管调谐的宽带谐振网络,使得在扫频带宽内接收前端增益波动小于1 d B。针对正交本振信号,给出了一种低损耗的宽带IQ两路差分信号产生电路。完成了24~26.5GHz宽带双模毫米波雷达接收前端的版图设计和Corner及温度后仿真。考虑TX信号到RX接收之间的隔离度为25 d B,仿真时对TX~RX的泄漏信号进行模拟。TT corner常温(40℃)下后仿真结果表明:FMCW模式接收前端的峰值转换增益为17.04 d B@24.9 GHz,在23.5~27.6 GHz内,接收前端CG ripple小于1 d B。NF=14.85 d B@f IF=8.3 k Hz,NF=11.08 d B@fIF=166 k Hz。Doppler模式,CG=17.63d B@24.125 GHz,NF=34.74 d B@fIF=10 Hz,NF=15.94 d B@fIF=1 k Hz。
其他文献
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节为例,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PBL和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渗透营养健康知识,有效落实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近年来,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在光伏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氧、湿气、热、光、偏压等外部应力会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长期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器件的稳定性以及合理评估器件的寿命是当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一方面,除了改善器件固有稳定性之外,改进封装是提高器件长期稳定性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论文在传统的热压封装的基础上,引入滴灌环氧树脂外封装的方法,使器件
随着比特币和天秤币的出现,主权国家发行数字法币已经成为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究与应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法律属性上看,在虚拟货币受到严格管制的背景下,数字人民币可能成为我国境内唯一具有法偿性的数字货币。从功能上看,数字人民币在运营架构、账户结构和使用范围等多维设计上提升其普惠性、高效性、便捷性。同时,“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参与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网络的探索性项
目的 探讨宣肺健脾汤联合生物反馈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24例,予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予单纯生物反馈法治疗,治疗组联合宣肺健脾汤治疗,疗程共4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NO和Ach及胃肠激素水平、生活质量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排便困难、便后乏力、汗出气短等中医证候积分及PAC-QOL评分均降低,治疗组改善更明
全球汽车工业正在进入变革创新的新阶段,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特征的创新汽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上海市作为我国汽车产业重镇,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发挥上海市已有产业基础优势,最终实现国家的汽车强国战略和实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要抓住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在相关核心零部件、材料、工业、技术基础等领域进行先期技术预见和布局,避免传统技术空心化带来的卡脖子问题。笔
期刊
自动驾驶系统是在普通汽车的基础上增加摄像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先进的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地分析汽车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按照人的意志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自动操作行驶。智能汽车利用车载传感器进行综合感知,具有自主决策能力,
期刊
首先针对储能电站选址定容的数学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并总结了储能电站选址定容的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即网络有功损耗和平均电压偏移量);其次对储能电站的优化选址定容方法及算法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阐明了研究的一般方法;最后对储能电站的选址定容问题提出了探究与展望。
期刊
单芯片毫米波雷达面临着测量维度单一、分辨率低的问题,级联雷达芯片可以获取目标的多维信息,但是给信号采集、存储和处理带来了很大压力。本文设计了高速信号处理板与级联雷达芯片构成一套完整的毫米波多发多收(MIMO)成像系统。该系统为稀疏阵面,采用时分多址(TDMA)模式,使得系统兼具2个维度的高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能力,并且系统内部采用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CI-Express),外部采用Thun
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作为《银翼杀手》的续集,将前作的世界观延续和发展,通过诗意的想象与深邃的隐喻,对人类未来进行了预言般的反思,对生命的本质展开了哲学的追问。本文运用雅克·拉康的“主体三界”理论分析主角K的主体性建构过程,试图解析在“赛博朋克”世界中,仿生人如何在想象界中遭遇“镜像阶段”的伪自我认同,又在象征界中经历破碎自我的虚假缝合,并在符号触及不到的实在界中,获得精神的救赎,完成新物种
研究了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高低温循环(-40~40℃/-40~25℃)及湿度(有水、无水)两种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拉伸性能变化规律以及界面损伤机理,循环实验包括0,5,10,100,200,300周期,结合拉伸强度测试、吸湿实验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不管在有水还是无水的环境下,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高低温循环周期增大整体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