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小麦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ni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毫州市谯城区、蒙城县、涡阳县等地的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和田间试验,对该市小麦害虫的发生规律及主要害虫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田间系统调查初步摸清了,毫州市发生小麦害虫20种,隶属2纲,7目,13科。重要害虫有东方蝼蛄、沟金针虫、小麦二叉蚜、小麦长管蚜;常发害虫为暗黑鳃金龟、单刺蝼蛄、细胸金针虫、麦岩螨、麦红吸浆虫;潜在性害虫为粘虫、麦秆蝇等。  田间小麦生育期长,一般自上年晚秋(9月下旬)播种,至次年初夏(5月底-6月上旬)收获,生育期近8个月,因此,小麦自播种至收获的整个生育期中,受到多种害虫为害,但是,由于小麦从苗期至返青期的春化阶段(11月-次年2月),约有4个月的低温期,多数害虫和天敌均处于越冬休眠或滞育状态,3月份后,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昆虫逐渐苏醒,开始活动,因此,麦田害虫和天敌形成了较为特殊的种群数量和时序动态。呈现出三个主要为害阶段,一是播种出苗期的地下害虫,为害种子、幼芽和幼苗根系,造成缺苗、断垄;二是返青拔节期的苗蚜、叶螨等叶鞘和叶片害虫,影响小麦的生长势和花芽分化;三是小麦抽穗、灌浆期穗蚜和吸浆虫等,造成小麦结实率和粒重下降。  毫州市小麦害虫的综合防治应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协调运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在准确测报的前提下,针对重要害虫和其发生为害的关键时期科学用药,及时杀灭”的技术措施。坚持以人工控制关键时期重要害虫,兼治常发和潜在性害虫的麦田生态系统管理。应重点抓住两个“三”,即三个阶段和三类害虫,播种出苗期的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返青拔节期的苗蚜、麦蜘蛛等叶部害虫,抽穗、灌浆期的穗蚜、吸浆虫等穗期害虫。  由于小麦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和天敌的追随效应,麦田天敌除对小麦生长中后期蚜虫有一定的自然控制作用外,对多数害虫无明显的控制作用。但是在淮北地区,小麦是冬季和早春田间生长的主要作物,麦田成为了春季天敌的存库,因此,注意保护麦田天敌,对增加下茬作物天敌的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麦田害虫的种群数量和发生为害程度,年度间波动很大,县区间、甚至乡镇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应加强预测预报,准确预测麦田害虫的发生量和发生期,是科学指导当地小麦害虫高效控制的关键。
其他文献
根际促生菌(PGPR)是一类自由习居土壤的的细菌,当被应用于农作物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防止植物病并诱导系统抗逆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PGPR菌株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拮抗由A.av
随着各地新政的出台,不少二手房中介门店的业务量大幅下滑,购房者从火烧眉毛似的找房、“抢”房,到心平气和地议价和观望,业主的报价也开始有所松动,不再“坐地起价”。这种
学位
学位
湘中籼2号(原名86-6)是我所用矮包与双36杂交选育出的中、晚稻兼用型新品种,经各级试验和在本省、湖北、江西、四川、河南、贵州、陕西等省试种,表现高产、稳产、多抗及米质
伴随着知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重要性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而电力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对生产自动化与节约化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也是
学位
二点委夜蛾[Proxenus lepigone(M(6)schler)]是2011年在安徽省新发现为害夏玉米的害虫,对本省夏玉米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论文通过田间调查、试验研究了该虫在安徽省的分
乡镇文化档案的收集属于档案部门的重要工作,对于保护乡镇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文化艺术档案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大力推进乡镇文化档案的建设工作,各种乡镇
技术先进品质好加盟开店利润高郑州市一品鲜食品机械制造厂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先后研发生产多种一品鲜新型特色面食机械:该机可生产烩面、新疆拉条、陕西扯面、甘肃揪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