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细胞在碘诱导的NOD.H-2h4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B10细胞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调节性B细胞,因其具有分泌IL-10的能力而命名,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表型来定义这群细胞,由于杜克大学Thomas F.Tedder研究组最早将B10表型定义在CD19+CD1DhiCD5+B淋巴细胞亚群,因此文献中提到的B10细胞一般仅指这一群细胞。B10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核心细胞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调控多种靶细胞的功能,如抑制CD4+T细胞增生活化、抑制辅助性T细胞分泌炎性因子(IFN-γ、 IL-17和TNF-α)以及协同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目前已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1型糖尿病(T1DM)、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炎症性肠病(IBD)以及胶原诱发性关节炎(CIA)等动物模型中发现了B10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将B10细胞过继回输给已发病小鼠或者在发病前打入,可使疾病缓解或推迟疾病的发生。然而,B10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的研究还未见报道。Braley-Mullen等以IL-10敲除小鼠诱导肉芽肿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G-EAT),发现EAT持续不缓解。我实验组在以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诱导的EAT模型中发现,普通BALB/c和C57BL/6小鼠不发生EAT,但敲除IL-10基因后,二者EAT发生率增加,提示IL-10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抑制疾病的作用。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慢性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以单核细胞浸润甲状腺和甲状腺滤泡被破坏为特征,在人类又称为桥本病。碘诱导的NOD.H-2h4小鼠自发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SAT)模型是该病经典的动物模型,不仅免疫病理类型与桥本病相似,而且血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升高。我实验组前期在该模型小鼠中发现,碘水喂养组小鼠脾脏CD1dhiCD5+CD19+B10细胞的比例较正常饮水组明显降低,且脾脏淋巴细胞IL-10 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同时我们在人的研究中也发现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1dhiCD5+CD19+B10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未发表数据),提示B10细胞数量和功能的缺陷可能参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病,但B10细胞能否影响疾病的转归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拟建立IL-10敲除背景的NOD.H-2h4小鼠,探索IL-10在碘诱导的NOD.H-2h4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的作用,并且通过对NOD.H-2h4小鼠进行B10细胞治疗干预,以明确B10细胞对NOD.H-2h4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转归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实验组已有的NOD.H-2h4小鼠和IL-10敲除(IL-10-/-)的C57BL/6小鼠建立了IL-10-/-背景的NOD.H-2h4小鼠并且获得了同批生IL-10-/+和IL-10+/+基因型NOD.H-2h4小鼠。分组方法:根据基因型分为3组:IL-10-/-组、IL-10-/+组以及IL-10+/+组,根据是否给予0.05%碘化钠饮用水分为:高碘喂养组与正常饮水组,根据喂养时间分为:喂养8周组和喂养16周组,共计10组(无IL-10-/-和IL-10+/+正常饮水8周组),小鼠于4周龄时启动高碘喂养。在观察终点记录小鼠的体重、脾重以及甲状腺重;取甲状腺组织行HE染色炎症评分和RT-PCR检测免疫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取血清ELISA检测TgAb水平;取脾脏流式染色检测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  B10细胞干预实验:4-5周龄受体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3组:1)B10细胞干预组、2)B-ve细胞干预组以及3)空白对照组,8周龄时予以0.05%碘化钠饮用水。体外磁珠和流式分离供体NOD.H-2h4小鼠(8周龄以内)CD1dhiCD5+B10细胞和CD1 dlowCD5-B-ve细胞,尾静脉注射至对应受体小鼠中,共在喂碘前和喂碘后强化打3次,每次打入约5*10^5个细胞,空白对照组打入PBS。过继转移后,定期眶后取血检测受体小鼠TgAb的变化,并在喂碘12周后处死受体小鼠。取甲状腺组织进行炎症评分,留血清检测TgAb,取新鲜脾脏流式染色检测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  结果:1、IL-10-/-NOD.H-2h4小鼠相比同窝生杂合子和野生型NOD.H-2h4小鼠,易发生体重减轻和脾大(P<0.05);2、IL-10-/-组不论正常饮水还是高碘饮水8周、16周,其甲炎发病率与严重程度以及TgAb滴度与IL-10-/+和IL-10+/+组相比无显著差异;3、高碘饮水组IL-10-/-小鼠脾脏Th1细胞比例与IL-10-/+和IL-10+/+小鼠比较无明显差异,Th2细胞比例有所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Treg、Th17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其中Treg细胞比例在高碘饮水16周、Th17比例在高碘饮水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碘饮水组IL-10-/-基因型小鼠甲状腺内IFN-γ、T-bet、GATA3、TGF-β及ROR-γt的基因表达与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无明显差异;各亚组小鼠甲状腺中IFN-γ和T-bet的基因表达随周龄和喂碘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并与甲状腺炎症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TGF-β mRNA水平在高碘饮水组显著高于正常饮水组(P<0.05),但是不随周龄和喂碘时间的增加而升高。5、B10细胞干预组与B-ve组和PBS组相比较,平均甲炎评分降低,甲炎发病率降低;6、TgAb水平:B-ve组>PBS组>B10细胞干预组,在喂碘后7周B-ve组与B10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喂碘后12周B-ve组与PBS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B10组小鼠脾脏Th1/Th2/Treg细胞比例与B-ve组及PBS组无明显差异,但Th17细胞比例显著低于PBS组(P<0.05)  结论:1、IL-10基因敲除不影响碘诱导的NOD.H-2h4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这可能与其脾脏和甲状腺中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的同向反应(Treg和Th17,IFN-γ和TGF-β)有关。2、B10细胞干预可降低碘诱导的NOD.H-2h4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病率和自身抗体水平,可能部分是通过降低脾脏中Th17反应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韵之灵国乐团的实践探索为实证基础,从学校发展格局、民族团结艺术教育模式、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编制、中国民族器乐合奏作品、中国多民族音乐文化
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美国、加拿大、欧洲标准化发展方向,提出对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标准国际化提供借鉴.
期刊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已成为多方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单靠外语教学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发展、优化以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为代表的跨文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其斑块所处的位置与血管重构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至2016年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接受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与典型哮喘(classicasthma,CA)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及肺功能的特点和相关性,评估呼出气一氧
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在十余年内历经兴起与衰弱.现有的建构主义研究大多立足于制度的视角,对东亚地区主义的衰弱的解释缺乏前后一贯性.本文试图提出集体身份的消亡理论,并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