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y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与全国各阶层结成统一战线,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浴血奋战,从而扭转战争形势,挽救民族危机,为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铺砌道路。
  理想信念教育是巩固党的思想防线的重要环节,是全体军民的精神支柱,丰富与充实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文通过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进行理论溯源、现实解析、体系研究总结出这一时期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启示,以资为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料。除绪论外,本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旨在追溯延安时期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思想渊源。任何学说都有一定的思想渊源,毛泽东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学说也不例外,它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推进。
  第二部分旨在考察延安时期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现实条件。延安时期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党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人民群众的自觉支持是延安时期顺利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保障。
  第三部分旨在分析延安时期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内涵所在,也是本文的主体章节。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包含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这一时期毛泽东通过理论灌输、实践锻炼、榜样示范以及整风学习的方法将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理想、抗战必胜信念根植于受教育者脑中心中,在坚持一定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努力将其培养新中国的忠实建设者。
  第四部分总结出延安时期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启示。延安时期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在于把政治工作提高到生命线的重要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彻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全过程、把群众路线融入到党的各项工作中、把党的建设渗透到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中、把灵活性原则落实到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中;其启示在于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网络使用最多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得各种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网络自身的复杂性,网络中搀杂着虚假信息、欺诈信息、垃圾信息、色情信息等各种不良信息内容,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较为模糊、网络道德情感较为淡化、网络道德行为较为失范等问题的出现
学位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家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大学生
学位
民国时期政府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广东饱受自然灾害和战乱的折磨,农民生活贫困潦倒;再加上官方金融机构不发达,高利贷横行,民间负债严重,农民通过合会,由急需资金的会首邀请若干亲朋好友汇集资金,按照会规轮转收益,便捷地解决了资金融通的问题,起到了社会互助的作用,弥补了官方社会保障机制和金融机制的不足。  民国时期广东民间的金融互助组织主要以合会、谷会、红白钱会的形式呈现,其中合会在唐宋之时兴起,在民国
学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往纸媒、口耳相传等传统模式,经由网络,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影响范围更加扩大。历史虚无主义凭借网络传播,在微博、微信、推特、脸书等新社交媒体应用软件上假借“学术研究”、“还原历史真相”、“娱乐”等表现形式蛊惑人心,实质上是逐渐在消弭我国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动摇我党执政根基,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认识,是完全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是彻底的历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政党发展的大计,是推进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就在于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于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其中,高校党建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大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培养与教育是格外重要的部分。而近年来,在国内外复杂变化的形势下,在国内从严治党和深化改革新形势的背景下,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工作、社交以及娱乐等行为方式,同时也成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重要领域和创新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立足新媒体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递中国好声音,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使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机遇。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机遇,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新
学位
在市场竞争与媒体技术推动下,娱乐逐渐超出自身界域,向社会各领域蔓延,已经初步演变成思潮形态。泛娱乐化已经不仅仅是娱乐越界的问题,其背后掩映着娱乐盛行年代的“价值侵犯”危机。“泛娱乐化”思潮带有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等意识形态和价值内容,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媒体文化环境中。“泛娱乐化”思潮鼓吹用娱乐价值统领、解构或否认其它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