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酶协同降解木薯渣制取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木薯渣为原料,添加工业糖化酶和纤维素酶协同降解淀粉及粗纤维,再加入产朊假丝酵母进行固体发酵制取单细胞蛋白,力图提高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为木薯渣制取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工业化探索一条可行的途径。   主要包括如下研究内容:   利用工业糖化酶和商品纤维素酶降解木薯渣,分别测定不同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酶投加量、料水比等实验条件下淀粉和粗纤维的降解率,再选取温度、酶投加量、时间和pH值进行L9(34)正交实验。   通过红外和XRD分析,发现糖化酶和纤维素酶相互促进降解反应的进行。对淀粉和纤维素结晶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了非结晶态的淀粉和纤维素得到优先降解。相同条件下样品淀粉的红外结晶指数大于XRD结晶指数,这说明淀粉分子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性,糖化酶在降解淀粉过程中,长链分子打断成短链分子,有利于后继发酵的进行。   考察不同水平的营养盐对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尿素、硫酸铵以及磷酸二氢钾添加量分别为:2%、1%和1%时得到最大粗蛋白增量为10.8%、10.5%和11.0%。   添加工业糖化酶和纤维素酶协同降解淀粉及粗纤维,再加入产朊假丝酵母发酵制取单细胞蛋白。考察培养基含水量、接种量、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以及发酵时间等对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再进行L16(45)正交实验,考察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分别为含水量为70%,接种量为15%,温度为30℃,初始pH值5.0,发酵时间72h,此条件下粗蛋白含量由10.8%增加到24.3%。
其他文献
纳米碳球除了作为电极材料外,作为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添加剂已经显现出重要的作用,但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至今开展的不多。本文着重考察了纳米碳球对酯类基础油抗磨性的影响